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素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政治意识的培养
教育部长袁贵人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我们要按照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我们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政治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政治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政治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政治,酷爱政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政治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思想政治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政治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习价值规律与商品销售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政治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用经济、哲学、政治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政治能力和优良政治品质。
政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政治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政治能力之一,也是政治素质的核心。坚持 “能力立意”政治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新课标高考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政治教学的一大根本任务。
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要注意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政治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突出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开放思想维鼓励质疑,因而,创新思维包含了答案和思维多元不惟一的要求,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和不同高度去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正中求异”,力求在某一点上有深刻认识,从而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创新思维还要求培养学生有异想天开、拨云见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注重挖掘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学会“节外生枝”。所谓的“节外生枝”就是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某些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深化,在传统的思维上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乘一乘,使之更显合理,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例如,电梯的发明就在于突破传统的观念,在楼层外加一个空间,从而解决了上下楼的难题一样。诚然,培育创新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学习的氛围不同,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绽放出创新之花。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可见素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了教材观的更新,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目标,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做什么样的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坚持以启发性原则和知行统一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多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以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独立思考及辨析能力。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进而指导行为,以达到知识掌握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总之,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政治意识的培养
教育部长袁贵人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我们要按照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我们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政治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政治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政治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政治,酷爱政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政治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思想政治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政治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习价值规律与商品销售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政治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用经济、哲学、政治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政治能力和优良政治品质。
政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政治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政治能力之一,也是政治素质的核心。坚持 “能力立意”政治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新课标高考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政治教学的一大根本任务。
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要注意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政治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突出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开放思想维鼓励质疑,因而,创新思维包含了答案和思维多元不惟一的要求,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和不同高度去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正中求异”,力求在某一点上有深刻认识,从而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创新思维还要求培养学生有异想天开、拨云见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注重挖掘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学会“节外生枝”。所谓的“节外生枝”就是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某些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深化,在传统的思维上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乘一乘,使之更显合理,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例如,电梯的发明就在于突破传统的观念,在楼层外加一个空间,从而解决了上下楼的难题一样。诚然,培育创新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学习的氛围不同,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绽放出创新之花。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可见素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了教材观的更新,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目标,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做什么样的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坚持以启发性原则和知行统一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多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以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独立思考及辨析能力。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进而指导行为,以达到知识掌握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总之,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