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能否把课的内容讲“活”,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通过“活”的教学内容把学生教“活”,是新课标中提倡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
新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加工,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激活教材,首先必须对教材内容“加工”.众所周知,教材中的内容是静态的,教师要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把教材内容变为活生生的,学生熟悉的,动态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应敢于认识教材的“先天不足”.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见得是自己的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有些数学思想方法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然后把它体现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之中.对于教材的“先天不足”教师切忌照搬照套,不要被教材束缚住手脚.因此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不断引进时代“活水”激活教材.
二、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对每堂课内容及思路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思想,力求拿出个人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如果把课堂的导语与结束语的设计比作一首乐章,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
例如:上初一“垂直”这一节时,我把“议一议”的内容“你知道在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这一问题设计到最前面,并接着第二问,为什么这样测量,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不这样量可以吗?在学生们充满疑问时,我说,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学完“垂直”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于是,我便很自然的由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情景画面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并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达到“起调”扣人心弦.
通过画面感受垂直关系,然后抽象为数学模型,再动手操作——折叠,思考两条线相交成的角度.逐渐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探讨,从而形成“互相垂直”的定义.一步步的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并引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然后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体育老师如此测量跳远成绩?通过利用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了.从而达到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还可以拓展到生活中,问:“从某一点到对面的公路上怎样走最近?”贴近生活,“终曲”余味无穷.达到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积极、快乐学习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数学情景的收集、整理、描述、建立模型,形成知识串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静态的.若不能把静态的东西转化为动态的东西,是不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新课程增加立体几何,平移,旋转的变换等内容更应该把静态进行动态的转化.一些实验,多媒体,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都可以实现这一转化了.
例如:两圆位置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一圆固定,一圆运动,学生就直观地观察出运动中的圆的位置变化.从两圆交点和两圆半径R,r圆心距d的数量关系两方面认识两圆的位置关系.
四、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素材的作用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或认识理解知识或巩固知识等.这些素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往往一些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于教材提供的素材之中.这全靠我们老师去挖掘,发挥教材提供的素材作用.
例如:上初二 “矩形与正方形”时,教材提供素材: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并提出三个问题,我认为此实验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悟性的好机会,于是把教材提出三个问题改为:
设一内角为?琢,平行四边形两邻边长分别为a,b.
①在实验过程中?琢变化范围( 0到180)
②当?琢由小变大时,对角线AC如何变化(由a b到0)
③当?琢由小变大时,对角线BD如何变化(由0到a b)
④你认为AC与BD有可能相等吗?若相等观察?琢为多少?
此实验,数学悟性体现在一个根本原理上:两个变量在同一范围变化,当一个变量由小变大,另一变量由大变小时,必有某一时刻使这两个变量相等.我把问题改为上述四个问题,使“数学悟性”凸现出来了.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素材作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
新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加工,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激活教材,首先必须对教材内容“加工”.众所周知,教材中的内容是静态的,教师要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把教材内容变为活生生的,学生熟悉的,动态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应敢于认识教材的“先天不足”.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见得是自己的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有些数学思想方法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然后把它体现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之中.对于教材的“先天不足”教师切忌照搬照套,不要被教材束缚住手脚.因此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不断引进时代“活水”激活教材.
二、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对每堂课内容及思路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思想,力求拿出个人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如果把课堂的导语与结束语的设计比作一首乐章,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
例如:上初一“垂直”这一节时,我把“议一议”的内容“你知道在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这一问题设计到最前面,并接着第二问,为什么这样测量,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不这样量可以吗?在学生们充满疑问时,我说,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学完“垂直”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于是,我便很自然的由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情景画面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并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达到“起调”扣人心弦.
通过画面感受垂直关系,然后抽象为数学模型,再动手操作——折叠,思考两条线相交成的角度.逐渐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探讨,从而形成“互相垂直”的定义.一步步的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并引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然后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体育老师如此测量跳远成绩?通过利用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了.从而达到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还可以拓展到生活中,问:“从某一点到对面的公路上怎样走最近?”贴近生活,“终曲”余味无穷.达到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积极、快乐学习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数学情景的收集、整理、描述、建立模型,形成知识串起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静态的.若不能把静态的东西转化为动态的东西,是不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新课程增加立体几何,平移,旋转的变换等内容更应该把静态进行动态的转化.一些实验,多媒体,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都可以实现这一转化了.
例如:两圆位置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一圆固定,一圆运动,学生就直观地观察出运动中的圆的位置变化.从两圆交点和两圆半径R,r圆心距d的数量关系两方面认识两圆的位置关系.
四、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素材的作用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或认识理解知识或巩固知识等.这些素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往往一些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于教材提供的素材之中.这全靠我们老师去挖掘,发挥教材提供的素材作用.
例如:上初二 “矩形与正方形”时,教材提供素材: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并提出三个问题,我认为此实验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悟性的好机会,于是把教材提出三个问题改为:
设一内角为?琢,平行四边形两邻边长分别为a,b.
①在实验过程中?琢变化范围( 0到180)
②当?琢由小变大时,对角线AC如何变化(由a b到0)
③当?琢由小变大时,对角线BD如何变化(由0到a b)
④你认为AC与BD有可能相等吗?若相等观察?琢为多少?
此实验,数学悟性体现在一个根本原理上:两个变量在同一范围变化,当一个变量由小变大,另一变量由大变小时,必有某一时刻使这两个变量相等.我把问题改为上述四个问题,使“数学悟性”凸现出来了.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素材作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