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 民办院校;新闻实务;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9年武汉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究”;项目编号:WYJY201912。
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面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原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教授在2016年指出,作为世界上最早创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在面临新媒体挑战的今天,密苏里新闻学院始终坚持新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并据此改变和调整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培养具有“数字优先”“移动优先”和“社交优先”理念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加大专业课程的力度和强度。
国内对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探索自2009年起至今已有10年,10年间媒介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实务类课程改革探索方向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2009-2012年为初探期。在此期间学者们探索了媒介融合初期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开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如王婷婷、孙志伟2011年在《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中指出,面对媒介融合日渐明显的趋势,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闻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二个阶段2013-2016年为发展期。这一期间的研究紧跟行业变化,结合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发展实际,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以增加网络新闻类内容生产为主,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教材里增加了博客新闻、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专题等实务类内容。
第三个阶段2017至今为成熟期。2017、2018年是媒介深度融合的两年,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中也以此为重点开展实践,但结果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目前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
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注重传统媒体平台中的新闻采写编评策,以报纸、电视、广播的新闻生产为主。要确定新环境下民办院校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行业发展需要是根本,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倒逼新闻实务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次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是依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行业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全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的新闻人才特点是应具备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相关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实务教学的改革方向应是培养适合新媒体生产需要的优质新闻内容生产者和创意策划者。
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师资。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质量,民办院校不缺高水平的师资,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流动性相对高,不稳定的师资无法形成教学的连贯性和教学特色,对教学模式的建立形成障碍;其次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师资的特点,双师型教师在其师资中应达到一定的比例。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是为了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但实际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双师型教师的准入标准不完善,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力兼备的人才不多,或者是技能较强的老师却不擅长教学,导致很多优秀的行业人员在高校无法教出好学生。
二是实践环境。新闻实务类课程的实操性非常强,学生要掌握相应的技能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这里的实践环境包括校园实践平台的建立、教学大纲中实践学时的安排、全实践课程的设置和特色实践方向。
校园实践平台为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创办校园媒体、成立大学生记者团、成立新闻采写兴趣小组等,此类校园实践平台在高校中较为常见,参与的学生锻炼机会较多,综合能力提升较快,但存在的问题是新闻题材有限,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对重要新闻的敏感度把握和对新闻的深度挖掘欠缺,难出精品。
而教学大纲中实践学时的安排一般由专业教师制定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规定学时,这些学时旨在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针对性较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這一部分实践效果无法衡量,单凭期末考试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即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关要求,却不能应用于实践,独立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前期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分别学习的技能进行的综合训练,这一综合训练通常会提升难度,全面考查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策能力。目前这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实操性不强,和前面开设课程训练项目有重合,未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在重复的项目训练中失去对新闻创作的热情。
特色实践方向是针对本专业的特色方向开设的实务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会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出特色新闻人才,如影视文学方向、纪录片方向等。这类实践课程短期内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但从长期来看,会出现学生基础不牢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与特色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性质有关,这类课程的设置通常是2-3门,且为专业必修课,因课时限制多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兴趣无法深入发展。
三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即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学到什么,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能满足业界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除了关注课程设置之外,还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我们梳理了2015年到2018年武汉部分民办高校的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内容,发现其存在的共同问题:一是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不匹配。为了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体现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特点,部分新闻实务类课程进行了修订,但在实际授课中教学内容并未及时更新,或者是更新速度较慢;二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滞后。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选用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目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新媒体新闻实务内容相对单薄,不够深入系统,学生学习后仍不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 四是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能不能助力学生学习,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老师们在新闻实务类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如情景模拟、新闻分享、新闻编辑室等,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吸引力较大,教学效果明显,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教学方式还不足以满足学生需求,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内容传授。目前在教学手段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这与学生对新媒体技术较快的接受能力不相匹配,未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对新闻实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思考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全媒体环境下业界需求的差距有多大?二是我们目前有没有运用包括全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三是我们怎样才能形成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特色?以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我们经过两年(2017-
2018年)时间的跟踪,对一个年级实务类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改革
新闻实务类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经过培养方案的修订,从2017级开始其新闻实务类课程设置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等;二是新媒体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等;三是特色方向类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影视文本写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三个层次的设置既从技能上层层递进,又在特色人才培养上明确方向。经过两年的跟踪,我们发现培养方案修订后学生在技能的掌握上更有深度,且层次上非常分明,能明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通过课程内容及授课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生产,规范实践技能训练的层次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人才培养要求。具体的做法包括:
一是增加新媒体及媒介融合类相关课程,如《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报道》等。经过研讨和实践发现,这些课程有的虽然不属于实务类课程,但为实务类课程教学打下了基础,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树立全局观;有的属于新媒体技能类,需要在掌握了新闻实务基本技能后再进行提升。
二是在原来的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增加“两微一端”的新闻生产学时。除了理论教学中增加相应的学时之外,主要是在实践中增加相应的技能训练。如在校园实践平台中增设新媒体运营团队,团队成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生产与推送;鼓励学生走出去,以兴趣为导向在教育、体育、生活、时尚、科技等各个领域成立团队,定期推出微博新闻和微信推文,教师从内容的专业性上进行指导,以点击率为效果测定方式之一,每期通过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和最佳团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是在全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和特色实践教学设计中增加难度和层次。全实践课程以前期实践为基础,教师在实践项目设计上应区别于前期课程,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此类课程的设计可与媒体合作,引入媒体项目,由学生完成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以媒体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媒体环境。特色类课程学时调整的空间不大,主要应在授课内容上进行改变,其内容调整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以《影视文本写作》为例,该课程的学时分配为理论、实践各占一半,从教学过程和学生需求来看,可以加大实践学时比重,以夯实学生的技能;二是教学中的内容安排。因学时限制,若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困难较大,教师可在课程内容上细分方向,使学生在某特定领域向纵深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是如何运用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探索将各种新媒体手段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要将知识巧妙转化,寓教于乐,将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玩法”运用于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跟踪了2017至2018年两年来新闻实务类课程老师们课堂授课情况,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教学技巧——从学生喜欢的新技术入手,使其成为教学工具。如在新闻采写评的课堂上,老师们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课堂直播,学生们以“玩”直播的方式展示实践成果和作品;在现场报道的课堂上,充分利用手机的功能,用一部手机完成整个采访;在课后实践中,学生用手机拍摄,制作成新颖有趣的采访vlog。这些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自觉地将手机的新功能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课堂上手机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课后手机成为实践的必备武器。
二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礎上,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其第一要素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具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愿和创造能力。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激发学生的潜力必须在基础学习之上适当提升学习难度,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形成竞争氛围,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或比赛。在新闻采访课堂上,每周分小组跑新闻并对新闻作品进行评比,学生主动克服困难,从选题确定到作品发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小组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特色实践教学中分小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兴趣细分成不同方向的小组,老师在进行指导时针对性更强,学生也能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探索。
三是变革考核方式。借鉴媒体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里感受媒体新闻生产的竞争、合作等,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检验教学质量。传统的试卷类考试能经验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操能力。经过媒体调研与近两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在新闻实务类课程中采取了两种成效相对较好的非试卷类考核方式:一种是项目考核,要求学生期末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该项目要涵盖新闻实务知识,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在设定项目时必须明确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中要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分层次设定分数,逐项打分,并撰写评阅意见,最终得出总成绩;另一种是以赛代考。学生分小组参加新闻技能比赛,比赛成绩可以代替期末考核或作为平时成绩,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其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
(三)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特色的形成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特色有两个要素:一是师资,稳定的师资是保证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针对前文提到的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师资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相应的努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安排现有教师培养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引进行业优秀人才指导学生实践。在课程教学安排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基础技能的讲授,行业优秀人才负责实践课程的指导,二者相互配合,夯实基础,强化实训,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且无缝对接媒体。二是学生,学生的成就是教学效果最直观的体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做出了明确要求,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特色应以这个目标为方向,培养特色标杆学生。社会对标杆学生的认可是教学特色初步形成的标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成为新闻实务类教学改革的方向,经过3-5年时间以学生在全国同类院校评比中取得的成绩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为依据,来确定教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黎宁.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地方高校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9(01).
[4]许向东.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实务教学的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
(作者:武汉学院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
【基金项目】2019年武汉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究”;项目编号:WYJY201912。
一、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现状
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面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原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教授在2016年指出,作为世界上最早创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在面临新媒体挑战的今天,密苏里新闻学院始终坚持新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并据此改变和调整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培养具有“数字优先”“移动优先”和“社交优先”理念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加大专业课程的力度和强度。
国内对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探索自2009年起至今已有10年,10年间媒介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实务类课程改革探索方向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2009-2012年为初探期。在此期间学者们探索了媒介融合初期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开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如王婷婷、孙志伟2011年在《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中指出,面对媒介融合日渐明显的趋势,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闻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二个阶段2013-2016年为发展期。这一期间的研究紧跟行业变化,结合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发展实际,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以增加网络新闻类内容生产为主,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教材里增加了博客新闻、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专题等实务类内容。
第三个阶段2017至今为成熟期。2017、2018年是媒介深度融合的两年,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中也以此为重点开展实践,但结果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目前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
二、全媒体环境下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
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注重传统媒体平台中的新闻采写编评策,以报纸、电视、广播的新闻生产为主。要确定新环境下民办院校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行业发展需要是根本,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倒逼新闻实务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次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是依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行业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全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的新闻人才特点是应具备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相关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实务教学的改革方向应是培养适合新媒体生产需要的优质新闻内容生产者和创意策划者。
三、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师资。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质量,民办院校不缺高水平的师资,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流动性相对高,不稳定的师资无法形成教学的连贯性和教学特色,对教学模式的建立形成障碍;其次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师资的特点,双师型教师在其师资中应达到一定的比例。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是为了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但实际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双师型教师的准入标准不完善,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力兼备的人才不多,或者是技能较强的老师却不擅长教学,导致很多优秀的行业人员在高校无法教出好学生。
二是实践环境。新闻实务类课程的实操性非常强,学生要掌握相应的技能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这里的实践环境包括校园实践平台的建立、教学大纲中实践学时的安排、全实践课程的设置和特色实践方向。
校园实践平台为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创办校园媒体、成立大学生记者团、成立新闻采写兴趣小组等,此类校园实践平台在高校中较为常见,参与的学生锻炼机会较多,综合能力提升较快,但存在的问题是新闻题材有限,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对重要新闻的敏感度把握和对新闻的深度挖掘欠缺,难出精品。
而教学大纲中实践学时的安排一般由专业教师制定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规定学时,这些学时旨在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针对性较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這一部分实践效果无法衡量,单凭期末考试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即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关要求,却不能应用于实践,独立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前期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分别学习的技能进行的综合训练,这一综合训练通常会提升难度,全面考查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策能力。目前这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实操性不强,和前面开设课程训练项目有重合,未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在重复的项目训练中失去对新闻创作的热情。
特色实践方向是针对本专业的特色方向开设的实务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会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出特色新闻人才,如影视文学方向、纪录片方向等。这类实践课程短期内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但从长期来看,会出现学生基础不牢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与特色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性质有关,这类课程的设置通常是2-3门,且为专业必修课,因课时限制多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兴趣无法深入发展。
三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即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学到什么,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能满足业界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除了关注课程设置之外,还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我们梳理了2015年到2018年武汉部分民办高校的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内容,发现其存在的共同问题:一是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不匹配。为了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体现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特点,部分新闻实务类课程进行了修订,但在实际授课中教学内容并未及时更新,或者是更新速度较慢;二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滞后。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选用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目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新媒体新闻实务内容相对单薄,不够深入系统,学生学习后仍不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 四是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能不能助力学生学习,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老师们在新闻实务类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如情景模拟、新闻分享、新闻编辑室等,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吸引力较大,教学效果明显,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教学方式还不足以满足学生需求,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内容传授。目前在教学手段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这与学生对新媒体技术较快的接受能力不相匹配,未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对新闻实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思考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全媒体环境下业界需求的差距有多大?二是我们目前有没有运用包括全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三是我们怎样才能形成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特色?以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我们经过两年(2017-
2018年)时间的跟踪,对一个年级实务类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改革
新闻实务类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经过培养方案的修订,从2017级开始其新闻实务类课程设置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等;二是新媒体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等;三是特色方向类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影视文本写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三个层次的设置既从技能上层层递进,又在特色人才培养上明确方向。经过两年的跟踪,我们发现培养方案修订后学生在技能的掌握上更有深度,且层次上非常分明,能明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通过课程内容及授课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生产,规范实践技能训练的层次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人才培养要求。具体的做法包括:
一是增加新媒体及媒介融合类相关课程,如《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报道》等。经过研讨和实践发现,这些课程有的虽然不属于实务类课程,但为实务类课程教学打下了基础,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树立全局观;有的属于新媒体技能类,需要在掌握了新闻实务基本技能后再进行提升。
二是在原来的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增加“两微一端”的新闻生产学时。除了理论教学中增加相应的学时之外,主要是在实践中增加相应的技能训练。如在校园实践平台中增设新媒体运营团队,团队成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生产与推送;鼓励学生走出去,以兴趣为导向在教育、体育、生活、时尚、科技等各个领域成立团队,定期推出微博新闻和微信推文,教师从内容的专业性上进行指导,以点击率为效果测定方式之一,每期通过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和最佳团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是在全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和特色实践教学设计中增加难度和层次。全实践课程以前期实践为基础,教师在实践项目设计上应区别于前期课程,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此类课程的设计可与媒体合作,引入媒体项目,由学生完成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以媒体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媒体环境。特色类课程学时调整的空间不大,主要应在授课内容上进行改变,其内容调整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以《影视文本写作》为例,该课程的学时分配为理论、实践各占一半,从教学过程和学生需求来看,可以加大实践学时比重,以夯实学生的技能;二是教学中的内容安排。因学时限制,若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困难较大,教师可在课程内容上细分方向,使学生在某特定领域向纵深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是如何运用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探索将各种新媒体手段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要将知识巧妙转化,寓教于乐,将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玩法”运用于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跟踪了2017至2018年两年来新闻实务类课程老师们课堂授课情况,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教学技巧——从学生喜欢的新技术入手,使其成为教学工具。如在新闻采写评的课堂上,老师们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课堂直播,学生们以“玩”直播的方式展示实践成果和作品;在现场报道的课堂上,充分利用手机的功能,用一部手机完成整个采访;在课后实践中,学生用手机拍摄,制作成新颖有趣的采访vlog。这些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自觉地将手机的新功能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课堂上手机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课后手机成为实践的必备武器。
二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礎上,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其第一要素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具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愿和创造能力。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激发学生的潜力必须在基础学习之上适当提升学习难度,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形成竞争氛围,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或比赛。在新闻采访课堂上,每周分小组跑新闻并对新闻作品进行评比,学生主动克服困难,从选题确定到作品发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小组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特色实践教学中分小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兴趣细分成不同方向的小组,老师在进行指导时针对性更强,学生也能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探索。
三是变革考核方式。借鉴媒体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里感受媒体新闻生产的竞争、合作等,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检验教学质量。传统的试卷类考试能经验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操能力。经过媒体调研与近两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在新闻实务类课程中采取了两种成效相对较好的非试卷类考核方式:一种是项目考核,要求学生期末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该项目要涵盖新闻实务知识,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在设定项目时必须明确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中要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分层次设定分数,逐项打分,并撰写评阅意见,最终得出总成绩;另一种是以赛代考。学生分小组参加新闻技能比赛,比赛成绩可以代替期末考核或作为平时成绩,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其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
(三)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特色的形成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特色有两个要素:一是师资,稳定的师资是保证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针对前文提到的民办院校新闻实务类课程师资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相应的努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安排现有教师培养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引进行业优秀人才指导学生实践。在课程教学安排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基础技能的讲授,行业优秀人才负责实践课程的指导,二者相互配合,夯实基础,强化实训,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且无缝对接媒体。二是学生,学生的成就是教学效果最直观的体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做出了明确要求,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特色应以这个目标为方向,培养特色标杆学生。社会对标杆学生的认可是教学特色初步形成的标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成为新闻实务类教学改革的方向,经过3-5年时间以学生在全国同类院校评比中取得的成绩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为依据,来确定教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黎宁.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地方高校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9(01).
[4]许向东.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实务教学的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
(作者:武汉学院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