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占据着重要位置,它可以表现美、创造美,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实现,以兴趣为指向完成音乐教学。鉴于此,本文对“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审美趣味 “趣味性”教学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对外部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心理倾向。音乐教育是一种逻辑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好动、喜欢集体活动、好胜心强、模仿力强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小学生逐步通过学习获得社会角色的时期。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充分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感受美,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的思考
1.在生活情趣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音乐的美感,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小动物的叫声,使学生在充满田园气息的音乐声中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迅速集中精神,仔细聆听欢快的音乐声: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仿佛来到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这时可以进行知识竞赛,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动物叫声写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看谁听到得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可以将一些图片或者挂图展示给学生看,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把各种动物张大嘴巴叫的可爱形象表现出来,加以指点、启发、描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体验。
2.在游戏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好动,单一的课堂教学会让他们感到厌烦,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操场上,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小学生都喜欢玩一些诸如踢毽子、丢手绢、击鼓传花等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站立,开始播放音乐,大家传递手绢,音乐停止手绢在谁手里,那个学生就要把课堂上教唱的歌曲或者舞蹈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纠正错误,然后继续进行。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把刚刚学过的音乐知识用游戏的方式来复习一遍,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起到娱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赛游戏,即以“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个人的音乐和舞蹈才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刚刚教过的或者上次课教过的舞蹈或者歌曲为表演项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可能,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及老师面前表现。这种生动的形式特别喜欢,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
3.在情境创设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介绍《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自己的生日晚宴上,妈妈在大大的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爸爸、爷爷、奶奶一起歌唱《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境、熟悉的歌声会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时老师开始领唱,大家都会自动地跟着老师的节拍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自己生日那天。趁此机会,老师还可以将这首歌曲的来源告诉学生:这是两位美国朋友创作的歌曲,传唱全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好听的音乐作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喜好,音乐无国界。另外,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对表演很感兴趣,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保护小羊》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音乐声中,扮演小羊的学生们跟着扮演妈妈的老师一起到森林里玩,这时扮演大灰狼的学生出现了,小羊们和大灰狼进行搏斗,并打跑了大灰狼。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到角色中,很自然地掌握歌曲内容,并能非常投入地进行表演和歌唱。
4.在教材建设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本身,很多其他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适时地向小学生介绍。小学音乐作品很多是优秀的,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教师要熟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抓住教材的精髓,通过动情的演唱、演奏、讲解,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把教材中音乐作品的美感诠释出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例如很多小学生喜欢唱一些港台的流行歌曲,崇拜一些明星大腕,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不感兴趣,这样我们优秀的、传统的民族作品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而小学阶段是思想未成形阶段,如果音乐教师能将教材上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正确地传授给学生,将对学生的一生有巨大影响。例如《马灯调》、《百鸟朝风》、《大路歌》等作品都很优秀,都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鉴赏和学习对我国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有所熟悉和了解。
三、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大胆放手,适时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趣味,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身心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燕.略论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1,(2).
[2]卞爱美.艺术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六安师专学报,2000.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4]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审美趣味 “趣味性”教学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对外部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心理倾向。音乐教育是一种逻辑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好动、喜欢集体活动、好胜心强、模仿力强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小学生逐步通过学习获得社会角色的时期。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充分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感受美,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的思考
1.在生活情趣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音乐的美感,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小动物的叫声,使学生在充满田园气息的音乐声中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迅速集中精神,仔细聆听欢快的音乐声: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仿佛来到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这时可以进行知识竞赛,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动物叫声写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看谁听到得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可以将一些图片或者挂图展示给学生看,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把各种动物张大嘴巴叫的可爱形象表现出来,加以指点、启发、描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体验。
2.在游戏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好动,单一的课堂教学会让他们感到厌烦,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操场上,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小学生都喜欢玩一些诸如踢毽子、丢手绢、击鼓传花等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站立,开始播放音乐,大家传递手绢,音乐停止手绢在谁手里,那个学生就要把课堂上教唱的歌曲或者舞蹈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纠正错误,然后继续进行。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把刚刚学过的音乐知识用游戏的方式来复习一遍,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起到娱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赛游戏,即以“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个人的音乐和舞蹈才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刚刚教过的或者上次课教过的舞蹈或者歌曲为表演项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可能,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及老师面前表现。这种生动的形式特别喜欢,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
3.在情境创设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介绍《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自己的生日晚宴上,妈妈在大大的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爸爸、爷爷、奶奶一起歌唱《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境、熟悉的歌声会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时老师开始领唱,大家都会自动地跟着老师的节拍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自己生日那天。趁此机会,老师还可以将这首歌曲的来源告诉学生:这是两位美国朋友创作的歌曲,传唱全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好听的音乐作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喜好,音乐无国界。另外,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对表演很感兴趣,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保护小羊》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音乐声中,扮演小羊的学生们跟着扮演妈妈的老师一起到森林里玩,这时扮演大灰狼的学生出现了,小羊们和大灰狼进行搏斗,并打跑了大灰狼。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到角色中,很自然地掌握歌曲内容,并能非常投入地进行表演和歌唱。
4.在教材建设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本身,很多其他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适时地向小学生介绍。小学音乐作品很多是优秀的,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教师要熟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抓住教材的精髓,通过动情的演唱、演奏、讲解,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把教材中音乐作品的美感诠释出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例如很多小学生喜欢唱一些港台的流行歌曲,崇拜一些明星大腕,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不感兴趣,这样我们优秀的、传统的民族作品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而小学阶段是思想未成形阶段,如果音乐教师能将教材上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正确地传授给学生,将对学生的一生有巨大影响。例如《马灯调》、《百鸟朝风》、《大路歌》等作品都很优秀,都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鉴赏和学习对我国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有所熟悉和了解。
三、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大胆放手,适时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趣味,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身心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燕.略论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1,(2).
[2]卞爱美.艺术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六安师专学报,2000.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4]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