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切实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率,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不断地进行着尝试、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读书氛围,增强阅读能力
“儿童的智力取决于他良好的阅读能力”,“儿童在学校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早期阅读技能”。因此,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越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只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学生识记500多个汉字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从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读起。在阅读中要加强指导,现要求读准、读懂,由指读到不指读,再到小声读、默读、有感情地读。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在班级专门设立评比栏,及时对学生予以鼓励,阅读时间由每天的15分钟增长到每天的40分钟。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眼光投放到课外,还要培养和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多搜集名言佳句,多摘录优美句段,适时地进行“读书交流会”,谈感受,说体会,作介绍。教师爷蔡玉其中,向学生推荐名人名作,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学生书读的多了,眼界自然开阔了,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同时还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二、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丰富语言积累,增强整体感悟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课内与课外沟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实行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增强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为核心。
1、立足学生发展,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大语文教学”氛围
(1)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实践中,应格外注意与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如: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算理的清晰阐述;在说话、写话课中强调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与任课教师沟通,在其他学科中注意抓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切时机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纳入到活动中来。例如,在主题队会上,在老师适当指导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班队会上的自我表现能力和会后的自我总结能力等。
(3)坚持上好语言课。坚持组织好每天10至15分钟由学生主持的语言训练课。语言课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名言欣赏”、“百科知识竞赛”、“谈天说地”、“道古论今”、说成语或讲成语故事、背诗词佳句、“新闻发布会”、是非辨析等等,学生为了能在语言课上有所表现,必然要积极积累,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创设自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体教学思路是实施低年级的“引”、中年级的“扶”、高年级的“放”。低年级重在鼓励、引导、强化,注重看图说话的训练,采用分步指导的方法,即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在教学中注意说的训练,采用表情叙述、情景表演等形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写话,为作文打好根基;中年级的“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导”的质量和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知识能力的扩展延伸;高年级的“放”,即要求学生根据以往形成的方法、经验,对文章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尝试进行自能作文、即兴作文。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己”,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不强调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而注重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强调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比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是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意境的关键,这样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文与道的关系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全面展开作文循序训练,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的前提下,实行“精炼指导、开拓思路—学生选材、组织行文—学生读、师生点评的作文教学。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准确把握训练重点,努力做到指导精炼、精当。学生动笔前,先口述自己的构思,互相交流借鉴,开拓思路。朗读后,师生共同点评,充分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隐含训练因素,选准读写结合点,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要求学生低年级就要以日记的形式做摘录,好词佳句即可;到了中高年级,除摘录之外,要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2、创设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写作表现的空间
班内定期组织办手抄报、美术展等活动;利用学校“文化长廊”,推荐展出学生的各种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报社投稿,到了高年级组织编辑作文集,选编读书笔记等。
3、穿插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结合文章特點加强读后写的训练。如学完《记金华双龙洞》《林海》等游记文后设计导游语;学完《鲁本的秘密》《再见了,亲人》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设计广告语,告诫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等。总之,更新教育观念,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才是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源头活水。
一、创设读书氛围,增强阅读能力
“儿童的智力取决于他良好的阅读能力”,“儿童在学校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早期阅读技能”。因此,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越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只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学生识记500多个汉字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从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读起。在阅读中要加强指导,现要求读准、读懂,由指读到不指读,再到小声读、默读、有感情地读。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在班级专门设立评比栏,及时对学生予以鼓励,阅读时间由每天的15分钟增长到每天的40分钟。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眼光投放到课外,还要培养和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多搜集名言佳句,多摘录优美句段,适时地进行“读书交流会”,谈感受,说体会,作介绍。教师爷蔡玉其中,向学生推荐名人名作,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学生书读的多了,眼界自然开阔了,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同时还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二、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丰富语言积累,增强整体感悟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课内与课外沟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实行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增强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为核心。
1、立足学生发展,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大语文教学”氛围
(1)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实践中,应格外注意与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如: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算理的清晰阐述;在说话、写话课中强调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与任课教师沟通,在其他学科中注意抓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切时机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纳入到活动中来。例如,在主题队会上,在老师适当指导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班队会上的自我表现能力和会后的自我总结能力等。
(3)坚持上好语言课。坚持组织好每天10至15分钟由学生主持的语言训练课。语言课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名言欣赏”、“百科知识竞赛”、“谈天说地”、“道古论今”、说成语或讲成语故事、背诗词佳句、“新闻发布会”、是非辨析等等,学生为了能在语言课上有所表现,必然要积极积累,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创设自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体教学思路是实施低年级的“引”、中年级的“扶”、高年级的“放”。低年级重在鼓励、引导、强化,注重看图说话的训练,采用分步指导的方法,即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在教学中注意说的训练,采用表情叙述、情景表演等形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写话,为作文打好根基;中年级的“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导”的质量和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知识能力的扩展延伸;高年级的“放”,即要求学生根据以往形成的方法、经验,对文章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尝试进行自能作文、即兴作文。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己”,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不强调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而注重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强调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比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是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意境的关键,这样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文与道的关系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全面展开作文循序训练,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的前提下,实行“精炼指导、开拓思路—学生选材、组织行文—学生读、师生点评的作文教学。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准确把握训练重点,努力做到指导精炼、精当。学生动笔前,先口述自己的构思,互相交流借鉴,开拓思路。朗读后,师生共同点评,充分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隐含训练因素,选准读写结合点,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要求学生低年级就要以日记的形式做摘录,好词佳句即可;到了中高年级,除摘录之外,要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2、创设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写作表现的空间
班内定期组织办手抄报、美术展等活动;利用学校“文化长廊”,推荐展出学生的各种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报社投稿,到了高年级组织编辑作文集,选编读书笔记等。
3、穿插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结合文章特點加强读后写的训练。如学完《记金华双龙洞》《林海》等游记文后设计导游语;学完《鲁本的秘密》《再见了,亲人》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设计广告语,告诫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等。总之,更新教育观念,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才是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