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探究教学已成为科学课堂学习的核心活动。但是“探究”成为“噱头”的现象也随之日益突出:“探究精彩热闹,学习空洞浮躁”,。探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成为匡正科学课“探究秀”的焦点问题。本文从“让思维随行探究”的角度,提出有效探究的四大对策:一、情境巧设,让思维溶于“鲜汤”;二、材料精选,让思维插上“翅膀”;三、课堂调控,让思维擦出“火花”; 四、知识迁移,让思维结出“硕果”。
【关键词】有效探究巧设精选调控迁移
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有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探究,是盲目的;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更是浅薄的。下面,我结合本人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案例予以阐述,谈谈如何让思维参与探究,让探究更加有效,以期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情境巧设,让思维溶于“鲜汤”
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这些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将这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溶入新颖生动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备课时我总在思索如何把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的融合,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 寻找兴奋点,将乏味枯燥知识变得新奇有趣,让这个情景、这些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多少年后仍能想起并津津乐道。
1、 挑战生活,创设矛盾情境
案例1:《物质的溶解性》一课,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很枯燥、又很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中的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我设置生活化情境活动,以“自造死海”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并逐步到达高潮:“概念完善了,死海效果好了”。
在课堂中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有趣学习情境,与新知识巧妙结合,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情境串,将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并通过实验探究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快乐,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学生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
2、 虚构情节,创设悬念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一句话:“课的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始创设一个好的悬念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维需求,而一个扣一个的悬念,可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磁性。
案例2:《科学探究》复习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为了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我以“聪明果和毒果”这样一个虚构的简单情境,整节课以聪明果为主线:鉴别聪明果、探究聪明果、种植聪明果、收获聪明果层层递进,把科学探究的环节以及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等巧妙的融合其中,充分训练了学生科学实验方法、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效果极佳。
对学生来说,需要一种心理气氛促进其认知发展。教师创设一些极大张力,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好奇转化为探究的欲望,激活思维,不断推动思维向纵深发展。本节课教师通过虚构的悬念情景创设,让学生“产出”精彩的思想火花,为学生创设了勇于表达自己不同意见的情景,搭建施展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加强。
真正的情境不是为了观赏,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什么,而是源于学生的需求,知识的构建,思维的发展。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从生活原型过渡到科学模型,非常关键。所以设置情境时教师必须深入的研究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顺应学生的心境需求,所创情境要有教育价值并适合学生,如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把握不准重难点,再吸引人的情境也没用,只会扰乱学生思维。
二、 材料精选,让思维插上“翅膀”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为选取活动材料伤透了脑筋,有时为学生准备了很多材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由着自己的兴趣,漫无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没有展开思维的活动既缺少意义,又干扰了主题。下面是我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选材的几条原则:
1、典型普遍
典型性材料能使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现象,防止学生思维出现分散。探究活动的选材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我们更需要从一件普通的材料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如前面所述检验“死海”效果的浮标,课前经过了多次尝试,从鸡蛋——鹌鹑蛋——钢丝绕的木条——钢丝绕的滴管,最后用开塞露瓶子试验,获得了成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2、有趣新奇
趣味性的材料能使学生在无意识间便能参与到探究中来,这种没有强压硬灌的操作能更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管是在材料形式、材料内容还是在材料组织上,都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比如前面提到的聪明果,还有我们自制的磁性飞镖(见本人案例《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学生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简易水电解器(本人省优质课比赛曾使用过)等,在各级优质课比赛、展示课上获得好评,课堂因此而变得生动,为学生理解知识、开拓思维作了很好的原型铺垫。
3、开放综合
开放性材料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横向、纵向联系,有利于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二氧化碳制取一课,我提供了三组仪器:a.试管、注射器、橡皮塞及导气管、集气瓶 b、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及导气管、集气瓶 c、启普发生器及集气瓶。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仪器、介绍仪器及实验步骤(包括装置的优缺点、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如何装药品、 怎样使制得的气体较纯净、怎样收集气体、若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习归纳做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加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既增长了学习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除了上述实物材料外,教师对教材内容要了如指掌,能对其进行切合学生实际的重组和加工,搜索其他诸如以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为载体,集直观性、探究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实验资源,优秀的来自网络的教学课件,以及图书资料等。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精选组合,用以启发思维,开拓视野。
三、 课堂调控,让思维擦出“火花”
课堂教学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一节课如教师调控得当,学生配合默契,往往能在师生精彩的演绎下、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娓娓道来,于无声处渐入佳境。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必须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和空间。一个教师对时间和空间如何分配、设计,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探究空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需要更多的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要把握得当,太短,课堂变成“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没有什么探究可言;太长,学生容易疲劳,讲空话,课堂任务难完成,容量小。所以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表现和声音,适时采取措施。
学生毕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严密性、创造性、完整性总存在缺憾,教师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抓住契机,及时引导,锻炼思维,完善知识,提升能力。又如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思维之间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教师要恰当把握,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有利于擦燃学生可贵的思维火花。
在回答、讨论时我着力强调良好习惯的养成,如让学生能积极思考、抓住重点、准确表达,思维创新,讲究次序,及时叫停,让学生懂得倾听他人发言本身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更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等等。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需要教师反复强调,但为了良好课堂常规的形成这样做值得。但我不会过多地限制,过细地指导,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探究流于一种表面上的形式。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学生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展现自我的个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探索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提问并对提问者给予表扬,如果问题很简单或没什么意义,就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有意义,如果问题富有思考性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有时学生设计方案,得出了正确结论,让全班同学朗读这一结论,使该同学获得内在的激励,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回答有新意的,或有进步的学生还通常予以奖励,如奖励一条镁带,或一张PH试纸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上课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时学生如讲错,不轻易否定,根据发言,启发他继续思考或通过其他同学发言、调整、启发他思维状态直到成功,让这些学生品尝成功的滋味,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避免给学生永久性失败的体验。
四、 知识迁移,让思维结出“硕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以所学知识为载体,精心组织,创设一些开放性探究训练,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逻辑推理,自主的得出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及迁移能力。
1.旧知识――新探究
案例3:初三总复习《空气》一课,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再探究”为题而展开,设置了以下一组问题:
(1)、书本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还能得出有关氮气的哪几点性质?
(2)、实验操作要注意什么?
(3)、对替代材料铁、铜、镁、硫、碳可行性的讨论。
(4)、实验结果小于1/5及大于1/5的可能原因?
周密的讨论之后,老师介绍各种测氧气体积分数的装置,让学生发现各种装置的特点、气密性的检查、选材特点、误差比较等。
实践让我体会到“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对科学问题进行再加工,再创新,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2.新知识――重应用
案例4:《燃烧的条件》一课,教师通过问题创设——解决的不断循环牢牢的拴住了学生心。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后,进一步根据实验设问:“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解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烧?”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然后用实验验证,这样使学生敢于克服思维定势、勇于探索,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紧接着再问,根据以上燃烧的条件,你能找出几种灭火的方法吗?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他们寻找燃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炒菜时,锅里油着火应怎么办?水一定能灭火吗等等。
这种以实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高和升华。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学生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思维培养模式。如果说,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那么科学思维就是这朵花里最高贵的花蕊。期待着我们科学教学能够让思维永远留在学生心中,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始终涌动着思维的潮流。
【关键词】有效探究巧设精选调控迁移
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有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探究,是盲目的;缺失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更是浅薄的。下面,我结合本人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案例予以阐述,谈谈如何让思维参与探究,让探究更加有效,以期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情境巧设,让思维溶于“鲜汤”
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这些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将这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溶入新颖生动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备课时我总在思索如何把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的融合,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 寻找兴奋点,将乏味枯燥知识变得新奇有趣,让这个情景、这些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多少年后仍能想起并津津乐道。
1、 挑战生活,创设矛盾情境
案例1:《物质的溶解性》一课,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很枯燥、又很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中的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我设置生活化情境活动,以“自造死海”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并逐步到达高潮:“概念完善了,死海效果好了”。
在课堂中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有趣学习情境,与新知识巧妙结合,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情境串,将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并通过实验探究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快乐,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学生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
2、 虚构情节,创设悬念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一句话:“课的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始创设一个好的悬念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维需求,而一个扣一个的悬念,可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磁性。
案例2:《科学探究》复习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为了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我以“聪明果和毒果”这样一个虚构的简单情境,整节课以聪明果为主线:鉴别聪明果、探究聪明果、种植聪明果、收获聪明果层层递进,把科学探究的环节以及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等巧妙的融合其中,充分训练了学生科学实验方法、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效果极佳。
对学生来说,需要一种心理气氛促进其认知发展。教师创设一些极大张力,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好奇转化为探究的欲望,激活思维,不断推动思维向纵深发展。本节课教师通过虚构的悬念情景创设,让学生“产出”精彩的思想火花,为学生创设了勇于表达自己不同意见的情景,搭建施展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加强。
真正的情境不是为了观赏,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什么,而是源于学生的需求,知识的构建,思维的发展。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从生活原型过渡到科学模型,非常关键。所以设置情境时教师必须深入的研究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顺应学生的心境需求,所创情境要有教育价值并适合学生,如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把握不准重难点,再吸引人的情境也没用,只会扰乱学生思维。
二、 材料精选,让思维插上“翅膀”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为选取活动材料伤透了脑筋,有时为学生准备了很多材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由着自己的兴趣,漫无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没有展开思维的活动既缺少意义,又干扰了主题。下面是我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选材的几条原则:
1、典型普遍
典型性材料能使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现象,防止学生思维出现分散。探究活动的选材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我们更需要从一件普通的材料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如前面所述检验“死海”效果的浮标,课前经过了多次尝试,从鸡蛋——鹌鹑蛋——钢丝绕的木条——钢丝绕的滴管,最后用开塞露瓶子试验,获得了成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2、有趣新奇
趣味性的材料能使学生在无意识间便能参与到探究中来,这种没有强压硬灌的操作能更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管是在材料形式、材料内容还是在材料组织上,都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比如前面提到的聪明果,还有我们自制的磁性飞镖(见本人案例《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学生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简易水电解器(本人省优质课比赛曾使用过)等,在各级优质课比赛、展示课上获得好评,课堂因此而变得生动,为学生理解知识、开拓思维作了很好的原型铺垫。
3、开放综合
开放性材料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横向、纵向联系,有利于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二氧化碳制取一课,我提供了三组仪器:a.试管、注射器、橡皮塞及导气管、集气瓶 b、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及导气管、集气瓶 c、启普发生器及集气瓶。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仪器、介绍仪器及实验步骤(包括装置的优缺点、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如何装药品、 怎样使制得的气体较纯净、怎样收集气体、若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习归纳做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加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既增长了学习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除了上述实物材料外,教师对教材内容要了如指掌,能对其进行切合学生实际的重组和加工,搜索其他诸如以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为载体,集直观性、探究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实验资源,优秀的来自网络的教学课件,以及图书资料等。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精选组合,用以启发思维,开拓视野。
三、 课堂调控,让思维擦出“火花”
课堂教学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一节课如教师调控得当,学生配合默契,往往能在师生精彩的演绎下、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娓娓道来,于无声处渐入佳境。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必须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和空间。一个教师对时间和空间如何分配、设计,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探究空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需要更多的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要把握得当,太短,课堂变成“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没有什么探究可言;太长,学生容易疲劳,讲空话,课堂任务难完成,容量小。所以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表现和声音,适时采取措施。
学生毕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严密性、创造性、完整性总存在缺憾,教师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抓住契机,及时引导,锻炼思维,完善知识,提升能力。又如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思维之间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教师要恰当把握,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有利于擦燃学生可贵的思维火花。
在回答、讨论时我着力强调良好习惯的养成,如让学生能积极思考、抓住重点、准确表达,思维创新,讲究次序,及时叫停,让学生懂得倾听他人发言本身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更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等等。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需要教师反复强调,但为了良好课堂常规的形成这样做值得。但我不会过多地限制,过细地指导,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探究流于一种表面上的形式。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学生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展现自我的个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探索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提问并对提问者给予表扬,如果问题很简单或没什么意义,就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有意义,如果问题富有思考性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有时学生设计方案,得出了正确结论,让全班同学朗读这一结论,使该同学获得内在的激励,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回答有新意的,或有进步的学生还通常予以奖励,如奖励一条镁带,或一张PH试纸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上课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时学生如讲错,不轻易否定,根据发言,启发他继续思考或通过其他同学发言、调整、启发他思维状态直到成功,让这些学生品尝成功的滋味,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避免给学生永久性失败的体验。
四、 知识迁移,让思维结出“硕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以所学知识为载体,精心组织,创设一些开放性探究训练,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逻辑推理,自主的得出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及迁移能力。
1.旧知识――新探究
案例3:初三总复习《空气》一课,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再探究”为题而展开,设置了以下一组问题:
(1)、书本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还能得出有关氮气的哪几点性质?
(2)、实验操作要注意什么?
(3)、对替代材料铁、铜、镁、硫、碳可行性的讨论。
(4)、实验结果小于1/5及大于1/5的可能原因?
周密的讨论之后,老师介绍各种测氧气体积分数的装置,让学生发现各种装置的特点、气密性的检查、选材特点、误差比较等。
实践让我体会到“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对科学问题进行再加工,再创新,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2.新知识――重应用
案例4:《燃烧的条件》一课,教师通过问题创设——解决的不断循环牢牢的拴住了学生心。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后,进一步根据实验设问:“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解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烧?”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然后用实验验证,这样使学生敢于克服思维定势、勇于探索,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紧接着再问,根据以上燃烧的条件,你能找出几种灭火的方法吗?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他们寻找燃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炒菜时,锅里油着火应怎么办?水一定能灭火吗等等。
这种以实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高和升华。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学生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思维培养模式。如果说,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那么科学思维就是这朵花里最高贵的花蕊。期待着我们科学教学能够让思维永远留在学生心中,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始终涌动着思维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