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思维是从如何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探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继而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蕴涵知识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出发,启动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培养其能力,形成科学素养.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
  自主探索实验关键是自主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探索动机,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教师要启发积极思维,帮助设计分析方案,查阅文献资料,补充设问和反问,以增加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索能顺利完成.因此自主探索实验的特点是:提出问题,限制方法,自定方案,实验探索,自寻结论.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直观模型,纠正了平面的结构错觉,这样经过数次的观察,感性认识不断加强,大脑中就会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完整的、清晰的立体构象,为增强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基础,也为以后学习结构化学奠定基础.
  要通过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化学教材中的多学科因素,化学概念与原理可以利用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来类比、同化、理解、接收和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我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做“浓、稀HNO3与Cu反应”实验后,如果教师仅提出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NO2,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式,是否可以进一步讨论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提问学生是否可以得到N2O、NH 4等,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避免思维定式.
  又如,在讲“氨的制备”时,学生已制备过多种气体,也见过多种制备装置,教师可提出问题:1.制备氨气的装置和制备哪种气体的装置相同?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收集氨气?3.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教师最后总结即可.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通过对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及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主体性、创新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课堂主体教学模式是指学生由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经验确定学习内容,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和展示工具,有效提高學习质量,创设学生自主建构与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吸收到知识结构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创设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并引导学生有效主动地建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表达,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建构主义还强调,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强调教学的目标是有关知识的主题、图式及框架,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进入课堂.其中提出了许多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理念,尤其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眼于新课改,主动、积极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  首先,培养探究能力,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曾对高二化学班325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是:1.你自我认为化学学得怎样?2.你认为你学得好(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93名同学认为学得还可以,76名同学认为学得不算好,甚至很不好,还有156名同学认为学得一般.在自我分析原因时,93名认为学得还可以的同学中有89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学习主动、能主动问问题、作业及时完成;76名学得不好的同学有72人认为是自身原因,学习不主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搞好学段间的衔接,注意知识联系  学习新的概念以及运算,都必须从前面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出发.例如,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自然数和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已学过的运算.学习图形的初步认识,大多数图形概念前面两个学段都出现过,对前面学段中的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清楚过去所学内容与现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前面
“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历史前进的动力、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国防实力的较量,是创新上的竞赛.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对创新要有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
长期以来,在中学化學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针对这种现象,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优化课堂结构,将主动权交给  学生  在知识信息高速更新的今天,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首要因素.在化学教学中,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