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在许多学生眼中是沉闷和枯燥的,数学老师对于数学课堂的调控也是倍感吃力。然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所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焦点。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造富有艺术的课堂引入
好的新课引入不但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引入方法比较适合初中数学教学。
1. 设置悬念法
课堂引入时合理地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的心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如学习“平方根”时,可以让学生看着教室里的正方形的地板砖问:如果一个正方形地板砖的面积是1,它的边长是多少?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但如果地板砖的面积是2时,它的边长是多少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知识的探讨中去。
2. 实验引入法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自然地被引入,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的引入。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剪开成三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问: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 竞赛引入法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在课前把本节课的结论提前告知了班里一位中等偏下的学生。在上课时,叫这名学生和班内的一个大家公认的数学高手比赛(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当时,那名尖子生飞快地把方程的两个解求了出来,再把它们相加得出结果,但那名中下成绩的同学却连笔都不用动在几秒之内就把正确的结果写了下来。那时全班同学都感到惊讶,而且一致认为那位同学有好的方法,然后就央求我带他们去学习……
课堂的引入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如归纳导入法,错例引入法,课件动画引入法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一是要突出一个“趣”字,学生兴趣来了就会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二是要体现出一个“新”字,再好的方法如果多次重复使用,效果肯定是一次比一次差,所以在新课引入上要力求新颖、独特;三是要蕴含一个“疑”字,通过巧妙的设置,让学生的头脑产生疑问,从而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要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因此,科学地运用控制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1. 控制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以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来衡量的,如果目标不正确,教学过程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控制好教学目标很重要。要上好每堂课,就必须围绕大纲的总要求,即总目标,分解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可是,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注重了教法的改革,却忽视了对大纲的学习、领会,因此,往往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要求过高,学生不能接受,或要求过低,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吃不饱、不够吃”的能力浪费现象。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纲,科学地制定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条件。
2. 控制教材内容
在一堂数学课中,依据教学目标,能够传授多少知识、方法、技巧,培养哪些能力,这要由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的基础及学习积极性来决定,不能不顾学生接受知识、方法、技能的能力而“多多益善”,否则欲速不达。现在教材版本五花八门,很多章节的内容顺序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就要根据我们自己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难度等进行必要的重新组合,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 教师教学状态的自我控制
教师对自己教学状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反馈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个可控反馈活动。教学的反馈就是将信息输出去,又把信息的作用结果收回来,并进行分析调节,再把信息输出去。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离和错误,使师生双方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具体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控制:一是根据学生的情绪实行控制,教师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巡视辅导等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是通过练习的反馈实行控制,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三、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小组通常在2—4人之间为宜,分组时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快而准,快但不准,慢但准,慢且不准四种类型,同时兼顾不同性别,不同性格,抓两头,促中间,从而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每个组员分工要明确,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教师首先是组织者,要事先设计好小组合作的任务和要求,然后交由小组长去分配工作。另外,教师要积极去检察,引导和调控小组的活动时间和内容,使小组合作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法和注重老师的教法,用引人入胜的课堂引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能力去调控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就会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打造富有艺术的课堂引入
好的新课引入不但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引入方法比较适合初中数学教学。
1. 设置悬念法
课堂引入时合理地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的心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如学习“平方根”时,可以让学生看着教室里的正方形的地板砖问:如果一个正方形地板砖的面积是1,它的边长是多少?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但如果地板砖的面积是2时,它的边长是多少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知识的探讨中去。
2. 实验引入法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自然地被引入,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的引入。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剪开成三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问: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 竞赛引入法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在课前把本节课的结论提前告知了班里一位中等偏下的学生。在上课时,叫这名学生和班内的一个大家公认的数学高手比赛(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当时,那名尖子生飞快地把方程的两个解求了出来,再把它们相加得出结果,但那名中下成绩的同学却连笔都不用动在几秒之内就把正确的结果写了下来。那时全班同学都感到惊讶,而且一致认为那位同学有好的方法,然后就央求我带他们去学习……
课堂的引入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如归纳导入法,错例引入法,课件动画引入法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一是要突出一个“趣”字,学生兴趣来了就会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二是要体现出一个“新”字,再好的方法如果多次重复使用,效果肯定是一次比一次差,所以在新课引入上要力求新颖、独特;三是要蕴含一个“疑”字,通过巧妙的设置,让学生的头脑产生疑问,从而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要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因此,科学地运用控制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1. 控制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以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来衡量的,如果目标不正确,教学过程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控制好教学目标很重要。要上好每堂课,就必须围绕大纲的总要求,即总目标,分解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可是,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注重了教法的改革,却忽视了对大纲的学习、领会,因此,往往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要求过高,学生不能接受,或要求过低,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吃不饱、不够吃”的能力浪费现象。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纲,科学地制定出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条件。
2. 控制教材内容
在一堂数学课中,依据教学目标,能够传授多少知识、方法、技巧,培养哪些能力,这要由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的基础及学习积极性来决定,不能不顾学生接受知识、方法、技能的能力而“多多益善”,否则欲速不达。现在教材版本五花八门,很多章节的内容顺序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就要根据我们自己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难度等进行必要的重新组合,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 教师教学状态的自我控制
教师对自己教学状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反馈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个可控反馈活动。教学的反馈就是将信息输出去,又把信息的作用结果收回来,并进行分析调节,再把信息输出去。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离和错误,使师生双方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具体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控制:一是根据学生的情绪实行控制,教师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巡视辅导等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是通过练习的反馈实行控制,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三、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小组通常在2—4人之间为宜,分组时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快而准,快但不准,慢但准,慢且不准四种类型,同时兼顾不同性别,不同性格,抓两头,促中间,从而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每个组员分工要明确,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教师首先是组织者,要事先设计好小组合作的任务和要求,然后交由小组长去分配工作。另外,教师要积极去检察,引导和调控小组的活动时间和内容,使小组合作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法和注重老师的教法,用引人入胜的课堂引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能力去调控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就会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