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纹陶相关论文
<正> 百越文化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课题。近年来,研究百越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论文论著纷纷问世,例如蒙文通的《越史丛考》、蒋炳钊等......
一探讨先吴民族,我们还得从有关周族太伯奔吴的记载说起。《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日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
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指湖北、湖南两省,也包括河南西南部的丹江、淅水流域,江西西北部的一部分,又有荆楚地区之称。这一地区出土的青......
两侧都有对称肩的石器通称为双肩石器。本文专为讨论我国新石器时代双肩石器的分布、分类、起源及用途等问题,企望对史前生产工具......
安吉境内有着丰富的越文化遗存,是越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古城遗址以其整体保存完整、城址面貌清晰、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浙江境内......
苏州观音山石室土墩墓D1M1墓葬结构为打破基岩的岩坑墓,常见于长江下游沿太湖周边山区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葬形式,特别是在东周时期......
宋元以前,泉州住民主要有闽越、汉、回三大族群(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几大族群的互动重组与文化整合,凸现古代泉州社会面貌的独......
1935年,发现金山戚家墩文化遗址,它是上海地区最早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因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上海博物馆原定发掘计划被迫中断.复馆后......
古越时期印纹陶的研究一直都处在一个单方面的研究之中,考古界的研究与美学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结合起来.李泽厚先生也只是在书中提......
<正> 一九七三年三、四月间,我们在定南县发现庙遗址和牛栏背遗址;在龙南县发现石壁岭遗址。现将上述三处古文化遗址简报如下。庙......
【正】 一、发现概况原始瓷器,出现并流行于我国的商周时代,以往一般被称作釉陶器.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
【正】 鲜卑是我国北方历史上的一个主要民族。鲜卑早期的历史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我国东汉以后的史书上才对鲜卑有一些简单的勾划。......
【正】 中国岭南地区,自战国晚期以来,一般被中原人泛称为越地。因之许多治学者都认为古代的岭南各族全属于越人系统。位处岭南的......
<正> 去年七月初,婺源县中云石灰场在采石时发现铜鼎一件。我馆闻讯后及时对现场进行了调查。铜鼎出在石灰山南坡近顶部的表土层内......
<正> 几何形印纹陶或简称印纹陶,是我国南方地区古代物质文化重要特征之一,据有关考古资料和近年来的研究,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正> 1984年夏,我所在上虞县百官镇西南5公里处、杭临公路东侧的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工地内,清理了六座印纹陶窑址(图一)。现简......
赣鄱地区几何形印纹陶发展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土著文化独立的发展阶段,尚无青铜器出现。在商至西周年时期,受中原文化和青铜器......
<正>刘慧中:彭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南方文物》的专访。在此,首先向您表示祝贺。2015年您作为20世纪杰出的考古学家入编......
<正> 几何形印纹陶是我国南方地区古代物质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中原地区的商周遗址中,也伴出一些拍印有各种几何形或其......
<正> 一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现代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官话、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和客家话。使用官话的人最多,分布在长江以北整......
<正>几何形印纹陶是我国江南地区(主要指东南、中南)古代物质文化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几何形印纹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
<正> 在我国南方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中,人们较普遍地使用着一种几何形印纹陶器。 这种陶器器皿的特点,首先是在器皿表面装饰有各种......
<正>一"如果历史不仅仅是‘文字’书写的历史,‘实物’本身也在‘书写——构建’着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那么‘中原’与‘周边’的划......
<正> 角山窑遗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武夷山北麓鹰潭市郊的丘陵地带,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专门烧造印纹陶和原始瓷的大型窑场。角......
【正】 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烧造地点遍及全国。但是从古籍文献中,很难找出有关广西地区烧造陶瓷的记载,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块......
<正>肖宇:宋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南方文物》的专访,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此次访谈的缘起。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史传统,《史记......
<正> 先秦时期,福建是否存在青铜时代,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因此,反映此阶段的社会性质,就有原始社会说,亦有奴隶社会说。笔者......
<正> 秦汉以前,福建主要是“闽越”的居住地,所以史书上对福建的历史记载极少。目前,对于福建古代社会的研究,特别是福建何时进入......
<正> 一九五六年 10—11月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配合基本建设发掘了清江营盘里遗址,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出土较完整的遗物1,000余件......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碳测年代,最早的栽培水稻Oryza sativa,出现在气候温湿的全新世早期的中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省的河......
试析江西楚文化钟立飞一楚国原是立于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小国,到西周晚期时始壮大,并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张,向南达到洞庭湖一带,而到达江西......
近二十年来,在岳阳地区随着铜鼓山、对门山、费家河、樟树潭、老鸦州、玉笥山等商代遗址的发掘和整理工作的不断展开,这一地区复......
<正>因缘耦合会议缘起1978年在庐山召开的"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堪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在考古......
良渚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史前遗存。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这次发掘在我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从发现伊......
田汉同志一九六二年南行广西钦州县边兴工艺厂参观后,题七绝一首赞云: 钦州桥畔紫烟腾, 巧匠陶瓶写墨鹰。无尽瓷泥无尽艺, 成功何......
<正> 马桥文化是夏商时期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典型遗址——上海市闹行区马桥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在马......
陶支架功用新探陈晓华陶支架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器类见于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存中,以致考古学界不得不究其功用。1976年,《河姆渡发现原始社......
<正> 常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于1985年5、6月间在太湖西北岸的城湾山区对土墩石室墓作了一些调查和发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位于武进......
<正>璀灿夺目的古代青铜器,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特征,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青铜器又是中国古代......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2010年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绍兴博物馆典藏文物1.56万件(组),以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