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熙相关论文
周学熙,晚清著名实业家。1912至1915年,曾两度出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亦官亦商兴办实业数十载,奠定了北洋实业基干,被称为“北国实......
东至周氏家族是安徽地域境内颇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在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家风.在实践层面,周氏家风建设与涵......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社会一位很富影响的人物.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与张謇并称"北周南张",共倡"实业救国".他从商办实业,创办北洋银元局......
摘 要:面对中华民国初年财政现状,周学熙指出“紊乱”、“枯竭”两大症结,并相应提出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建立了新的财政体系。本文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周学熙和实业救国这一对“人与事”较为典型,文章从周学熙实业......
一rn所谓开滦矿权的维护,是指周学熙为收回英商骗占的开平煤矿和保护滦州煤矿的利权而进行的斗争.开平煤矿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创......
天津工学结合模式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周学熙倡导“工学并举”;二是20世纪50年代,“半工半读”在天津兴起;三是21世纪......
1906年,中国近代资本家周学熙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劝业铁工厂.同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官督商办的“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由国......
有着“南张(謇)北周”之誉的周学熙(1866—1947),青年时期于科场屡试不中。二十二岁时,凭借其父周馥“捐饷”,也就是买官,为周学熙在京城谋......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他创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团,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周氏企业......
周学熙一生最为辉煌的成就在于办实业,他先后创办了涉及工、商、农、金融、保险等领域近二十家新型企业,成绩卓著。他与当时状元出身......
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在教育、实业、财政方面均有建树,过去人们一般认为他的发展是袁世凯及北洋集团大力扶持......
袁世凯提倡实业救国,率先垂范,兴办了滦州公司、启新公司、自来水公司。袁的亲信、家人继承袁的遗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克服种种阻力,对......
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两个历史人物是同样的引人注目。他们中一位是江苏南通的张謇,另一位是本文要论及的人物,安徽东至的周......
近日,秦皇岛市档案馆在整理耀华玻璃厂历史档案过程中,发现被誉为“北方实业巨子”周学熙家族珍贵档案。 秦皇岛市档案馆藏的这部......
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一度十分密切,相互信赖,探析其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传统的世交和姻亲关系;二是主观原因,两人的思......
天津教育品陈列馆作为舶来品,是在清末新政背景下仿照日本教育博物馆建设的。作为天津近代建立较早的专门博物馆,虽然其存在时间较短......
周学熙(1866-1947),字辑之,又字止庵,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企业家、理财家.日本人对他评价甚高,称其为"天津实......
周学熙资本企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该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我国近代北方工业的基......
李鸿章、袁世凯等洋务派领袖深知水泥在近代建设方面重要性,派办理洋务的得力助手周学熙、王锡彤、李希明等从外国人手中争回了主权......
近代职业教育家周学熙为实现兴工振商、裕民强国的抱负,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大胆采纳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在天津、北京等地建立起较为......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从事实业和职业教育是他毕生的追求,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严格管理人才则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1915年3月至1916年4月,周学熙两次担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他推行的财政改革主要包括三个面的内容:(1)首创......
【人物档案】 周学熙,字缉之,号止庵,安徽至德(今东至)人,中国近代实业家。其父周馥曾任两广、两江总督。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为官,后为......
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中国的著名企业,它由'北方实业之父'周学熙在唐山细棉土厂的基础上兴办。20世纪初,周学熙在袁世凯的支......
柳和城等先生撰写的《藏书世家》是一部很好的藏书纪事书,学术性和可读性都很强。其中宋路霞执笔的《周学熙的一部宋版书引出的百年......
周学熙的出场是民国企业家中最省事的一个,一句话——“他是《雷雨》里头周老爷的原型。”当然,除此以外,周学熙还是清末新政到北洋时......
早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张謇、周学熙就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众多的近代民族工业,成为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
安徽东至周家,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家族。第一代周馥出任封疆大吏,推动口岸开放通商;第二代周学海、周学铭皆为光......
周学熙曾先后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出任民国政府的财政总长.为了挽救民初的财政危机,他尝试以西方财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一......
辛亥革命埋葬了大清王朝,那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王公贵族和遗老遗少,不愿意臣服于新的民国政府,又不能“壮烈”地以身殉职做大......
您看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纪录片吗?您阅读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献资料吗?您大概知道1937年在南京那个勇敢救助中国难民和中国军......
北洋实业的开拓者──国学熙张金喜周学熙是北洋实业界的巨子。由于他和张春同被人们誉为近代中国实业的先驱者,世称"南张北周"。周学......
周学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团的开拓者,在我国近代经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周氏经营企业的实践......
耀华玻璃厂是中国著名实业家周学熙与比利时创办的重要民族工业企业。1936年秦皇岛被日军占领后,日本在欧洲私下购买了耀华玻璃厂......
本文系统考察了民国初年周学熙财政整理的背景、内容、客观作用以及其成败参半的执行状况,试图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以求展现周学......
财政部是民国初年重要的经济部门,管理会计、库帑、赋税、公债、钱币、官产等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府县与公共之财产。在袁世凯政......
今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每天人们谈论的都是城市形象设计、“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从配套设施建设、服务......
1902年,直隶天津府获准创建"工艺学堂",转年升级为省办"高等工业学堂",确定以培养"工艺上之人才",毕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
【正】 去年夏天,我和徐鼎新同志为了搜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史料,赴广州、武汉、北京、天津等地,进行了调查访问,接触到不少有关......
比较“南张北周”的实业道路林庆元,罗肇前张春和周学熙是清末民初国内两位著名的实业家,特别是在民国初年,他们二人分别担任农林工商......
发生在上世纪初的开平矿案,首开20世纪帝国主义侵夺中国矿山权益的先例,在我国近代工业历史上颇具代表性。“收开”运动就是围绕这......
湖北水泥厂被启新洋灰公司兼并,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北洋官僚周学熙利用政治权力机构打击民营企业,实现启新洋灰公司独家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