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词相关论文
北宋前期是宋代咏物词的继承期,此时期的咏物词注重对景物外在形式的描绘,审美趣味主要停留在对事物的色泽、姿态、气息等外在感性......
戴珊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湘潭女性诗人,著有诗词集《庑下吟》。戴珊出自“吴兴戴氏”,是浙江湖州农南公戴永植的后代。“吴兴戴氏......
稼轩词用典的独特与高超在于其典故意象的独特与组构方式的高超。具体表现在:(1)典故意象密度的适度;(2)典故意象与情感和主题相协调相统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即将推出全新版《毛泽东诗词鉴赏》,此选一篇以飨读者。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味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3]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4],今岁隋宫[5]。 往事思量一晌[6]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
西江月·梅花 [宋]苏轼 玉骨①那愁瘴雾②,冰肌③自有仙风④。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⑤凤⑥。 素面翻嫌粉涴⑦,洗妆不......
咏物是宋词的重要题材,张炎总结咏物词之最高艺术境界为“不留滞于物”。凡臻于这一境界的咏物词作,皆于描摹物象之外寄托着更深的......
姜夔是南宋格律派词人的代表,尤以善写咏物词著称。历来人们提到他的词时,多阐发为“清空”之美。“清空”一说首见于张炎《词源》:“......
摘 要:在咏物词的发展史上,周邦彦是一个关键人物。周邦彦工于体物,其咏物词数量虽不足二十首,却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与创......
周邦彦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因为生活在两宋之际,恰也开了南宋词坛的风气之先,因此许多词论家对其评价很高.清代词人周济认为他的......
摘要:苏轼是我国词史上一位大力创作咏物词的作家。他对咏物词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词人审美情趣的变化,并由此咏......
本文由叙论和五大章节组成,在叙论中回顾了咏物词在唐五代时的发展情况,并对北宋咏物词的发展进行了分期;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分别......
陈曾寿是晚清民初词坛上很值得重视的一位词人,其《旧月簃词》有一种独造之境与特异之美。本文择取陈氏咏花词作为切入点,既分析了这......
高观国作为南宋中后期一位著名词人,与同期词人史达祖齐名,是姜夔的追随者。近年来,学界对高观国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尚未全面,对其词的研......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理清浙西词派咏物词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出浙西词派发展变化过程中咏物词所呈现的不同风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周邦彦所作......
王沂孙,宋季时以咏物词独步词坛,他远祖风骚,瓣香白石,词采众家,研铸出凄咽悱恻,哀婉低回,郁结凝重的碧山词。以比兴寄托的方式伤悼国运,陶......
纳兰性德的咏物词研究从纳兰重比兴的词学思想出发,着笔于咏物词意象的选择与组合方式以及托物言志与比兴的关系,从而诠释出纳兰性德......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八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西逃.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等人陷于城中,目睹了侵略者烧杀......
姜夔是南宋词坛重要的一位词人.南宋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的环境带来了咏物词的新的发展,尤其是姜夔咏物词作正代表了这一转......
《全宋词》中收录苏轼词358首,据强村本《东坡乐府》统计,咏物词约为20余首,占他全部词作的近十分之一.在同时代的词人中,苏轼是创......
本文从《花间集》中温庭筠、孙光宪二人共用词调出发,分析二人创作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从《定西番》等专有词调来看,温庭筠主要写......
词学研究是本刊的传统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先后推出了不少好的文章,为我国的词学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期组发的这几篇文章......
王沂孙是宋末词坛著名的骚雅词人、爱国词人,他的词集碧山词,存词64首,其中34首为咏物词,体现了文小旨大、类迩义远的艺术特点.碧......
史达祖和王沂孙的词,均被归为姜夔一派,他们都创作出来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咏物词.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人咏物词的对比,比较两人咏物词......
清代以降,尤其晚清词论,词学批评中开始频频出现书学术语,呈现出书学与词学交融互渗的格局.张德瀛 《词征》 中提出的内抱、 外抱......
李清照的咏物词在其词作中占了将近四分之一,以咏花咏草为主,“以梅传媒”是其作品的特点之一,笔者选择咏桂、咏菊、咏芭蕉三首词分别......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辛派遗民词人的代表。在他的咏物词中,可以考订为暮年创作的有10首。这些词代表着辛派遗民咏物词的总体风格,继承了......
咏物词的创作源远流长,自晚唐、五代一直至今。清中叶在广西北部形成的桂北词人群继承了先贤的传统,大力创作咏物词。他们的咏物词......
苏东坡在咏物词创作上力求神似,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对所咏之物做到不粘不脱、若即若离,使之显示出一种既是事物本身又超越此事......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清代咏物词中出现很多新题材。以顺康二朝为例,自鸣钟、千里镜、顺风耳、百步灯等科技产品,关人高底鞋、西洋......
摘要:白石体中的应社现象,与北宋张先时代的应社性质不同。张先之应社,其重心在于士大夫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白石之应社,其重心则......
黄景仁是乾嘉时期少有的独抒性灵的作家之一,其咏物词表现了词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叹,并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趣和......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
在词史上,高观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词人,在宋代颇具词名,但到了清朝对他的评价则多为"不称"之辞。拟立足于文本,主要从独特的吟咏之物......
杨无咎是南宋词人,其咏物词代表了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怀抱,赋予其咏物词更多的内涵;词人灵活运用了多样的艺术......
词本为艳科。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用写诗的态度填词,将词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引入词的领域。晁补之,宋代词人,山东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