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相关论文
古时的科举,类似现在的高考,不同的是一旦读书人通过科举,便可以步入仕途。中国的科举考试最早在隋朝时期,是为了打破世家贵族垄断权力......
九百多年前的一天,塾师刘微之写了一首《鹭鸶》,末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一个学生在旁看了,插嘴道:“老师的诗写得好,但我觉......
《宋史·张方平传》云:(张方平)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豈难知者!”方平倾知皇......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眉山的由衷赞美。......
一、问题的提出上世纪90年代末,我写过一本《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其中谈到宋代钱荒的诸般成因。在该书中,我认同刘渺、乔幼梅......
北宋中期,边患严重,宋政府倡导军事研究,社会上兴起文人谈兵风尚。北宋中期文人谈兵风尚社会渊源颇深。首先,关注军事问题是中国文......
元丰二年(1079),宋朝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旷世奇才苏轼等多人涉案,世称乌台诗案。有关这一案件的资料并不少,有朋九万抄自......
北宋神宗以后,随着变法运动的兴起,士大夫们围绕变法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致使仁宗以来培育的纯正士风日益恶化。对于神宗以后士风的......
<正> 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历史发展规律,取......
《避暑录话》(以下简称《录话》)是宋人叶梦得(1077—1148)继《石林燕语》之后撰写的又一部史料笔记.《石林燕语》一书,向为史家......
本文是对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部分的一个比较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从序跋、目录、篇题和注释四个方面 ,论述《宋朝诸臣......
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
若论朋友圈之广大,有宋一代非苏轼莫属。恰如他夫子自道,“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持佛家众生平等理念的苏轼,交友......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虽然只有84个字,却言简义丰、字字珠玑,尤其是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虽只有84字,但言简义丰,字字珠玑,尤以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一个“闲”字......
北宋中期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和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内忧外患时时困扰着赵宋王朝,围绕着如何摆脱困境和重振国势,有识之士无不在思考和......
陈朴,字冲用,唐末五代初人。因避安史之乱入蜀,隐居于四川(今都江堰市)西南的道教胜地青城山,受道于钟离权。据《道藏·陈先生内丹诀》......
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民族国家常以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来建构国家形象,巨型文化符号往往是其中首选的优质资源,如长城、大运河等。......
释契嵩是北宋时期佛教界的代表人物,其著书辅教及上书朝廷活动,对中国佛教的伦理化进程有重要影响。郭尚武所编《契嵩年表》,对契嵩的......
【正】 中国古代的货币,有钱币、纸币、金、银等,谷、帛在一定时期也起过货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货币管理,基本上只是对钱币和国家......
<正> 宋人孙汝听的《苏洵年表》早已失传,要了解苏洵生平,现在可资参考的似乎只有清人王文诰的《苏诗总案》有关苏洵事迹的系年。......
前哲与今贤为苏轼诗词文系年之作颇多,其嘉惠学林亦自不待言,然亦偶有千虑一失处。今举其数端予以考辨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Former......
<正>谭凯(Nicolas Tackett)曾指出,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中将宋朝视作"近世中国"开始的标志,至今还是美国中国史学者未真正接受......
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中写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苏轼作为有宋一代的文坛名家与大家,交游的文学师长前辈甚多,其中欧阳修与张方平是他最重要的两位导师。欧阳修的文学创作、君子之......
【正】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眉山县志》卷一:“眉山古称形胜地。唐《通义志》云:‘峨眉揖于前,象耳镇......
宋代皇位继承无内乱原因探析周劲松(杭州大学历史系)宋代自太祖赵匡胤至度宗赵,传十五帝,历三百零五年(不包括流亡政府),在中国封建社会漫......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黄海燕张方平(1007-1090),北宋名臣,字安道,晚年号乐全居士,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人。景元年(1034)举茂材异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知苏州昆......
苏洵、苏轼、苏辙与张方平关系密切,关键在于苏、张之间政治取向上高度契合、私人情感上有知遇之恩,而苏轼、苏辙对张方平其人天资......
<正> 南京图书馆珍藏一部国内罕见的西夏史书——《宋西事案》。蝴蝶装,一函二卷六册。上卷二册,下卷四册。木刻本,仿宋体,版本大......
<正>《水浒传》中一共两次出现"南京"这个地名,一次在第二回,鲁智深在酒店里见到金翠莲父女,问道:"你两个是哪里人家?为什么啼哭?"......
张方平为北宋中期政治家,在庆历新政期间,主张改革,但思想上又趋于保守,又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改革思想与实践存在很大矛盾。本文试......
<正>慧觉广照,是北宋临济宗著名高僧,又名"琅琊觉""琅琊慧觉"。他与楚圆(986-1039)、守芝(?-1056)均师从汾阳善昭禅师(94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