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相关论文
苏颂(1019~1101年),字子容,北宋泉州人(今福建省泉州市),后徙居丹阳(今属江苏),官至右仆射中书侍郎,哲宗时为丞相,后被封为魏国公,......
“北宋时期,由于宋哲宗没有儿 子,他死后,皇位便由他弟弟的儿子 赵估继承,赵估就是宋徽宗。”这是 从《知识窗》2002年第8期《宋徽......
北宋宣和末年,面对金人的强大攻势,徽宗下诏禅位,太子桓即位,是为钦宗。钦宗即位不久,京城破,金人立张邦昌为帝,是时乃靖康二年三......
章惇(1035——1105)字子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关于章惇,史书上有如下记载:“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章衡,惇族......
绪言在中国历史上,宋王朝是皇帝的独裁君主专制体制确立的时期。然而该时期母后垂帘听政的事实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宋代先后共......
宋代自太宗朝以降,在政治上“法祖宗”是一个突显的历史现象。关于这一点,近十多年来已为学界所关注,发表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
真宗朝后期,真宗不豫,宰执不和,皇权旁落。寇、丁之争中,寇准拥戴太子,丁谓支持刘后,两人争斗与皇权的争夺密切相关;刘后控制皇权,......
李复(1052—1128),字履中,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从学于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为“关内名儒”(洪迈语)。其上疏排诋邢恕谋用战车、......
向太后出身名门,其曾祖为真宗朝宰相向敏中,治平三年(1066)嫁与尚在潜邸的神宗。神宗即位后,她被尊为皇后。神宗去世后,哲宗尊向......
本文是对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部分的一个比较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从序跋、目录、篇题和注释四个方面 ,论述《宋朝诸臣......
一是宋代对刻书事业管理的重视,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与研究了宋代刻书禁例;二是历代宋版书的海内外流传、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宋版......
公元1084年,在西京洛阳潜心著述的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这项浩大工程耗尽了司马光的心血与精力,加上不久神宗去世,年......
始於宋仁宗時期的御賜官員神道碑額制度,大致有兩種賜額形式:一是“自上而下”的主動御賜,一是“自下而上”的個人乞請。前者亦可......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范纯仁于病卒前依惯例上了一份《遗表》。但时隔不久,宋廷即以“矫撰”《遗表》之罪,将范纯仁之子正平、......
北宋出了很多名相,文彦博无疑是其中最有特点的一个。他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70年,出将入相50年之久,堪称朝堂上的长青......
由于积极介入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叶祖洽一生宦海沉浮,生前坎坷,身后凄凉。他并没有犯下什么滔天恶行,也没有品性上的斑斑劣迹,有的只是因......
滕元发(1020-1090),初名甫,字达道,浙江东阳人,北宋神宗、哲宗两朝名臣。《宋史》本传称其“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初人仕,名将孙......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70万字中国古代的各专制王朝,到了它们的中后期,无不存在财计支拙的问题,宋代尤甚,有“积贫”之称,因此宋代财政史一直是史......
三千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黎明时,在镐京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姬发面对着他统领的多民族统一战线联军,向他们发布与商......
<正> 宋徽宗与《写生珍禽图卷》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第八代皇帝,宋神宗第11子,初封端王。其兄哲宗崩于元符三年(1100),因为......
他们依托西园雅集的临摹与创作,一次又一次地承载着文化精神穿越了深远的时空隧道,穿越古今寻找并享受于他们心驰神往的乌托邦。 ......
张耒《上孙端明书》一文,近人邵祖寿《张文潜先生年谱》曾提出可疑者三,认为"此书或是代作,似非先生自上之书也",但仍以"某生三十有五......
本文选取程颐谏哲宗"戏折柳枝"一事为研究对象,透过前人的经典注疏与故事重构,试图揭示这一思想史事件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本文认为,......
<正> 司马光是一大史学家。这是古今都无异议的。因为他费了十九年的精力,成功地主编了一部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从儿......
北宋出了很多名相,文彦博是其中最有特点的一位。他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达50年之久,堪称朝堂上的长青树。创造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又称"三苏"。"三苏"在文......
司马光(1019~1086年),陕州夏县人(今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
<正>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任翼城县知县、绛州通判、殿中侍御史、转运副......
对宋代矿冶业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从三个方面对宋代矿冶业做了探讨。文章认为,就发展情况来说, 宋代矿冶......
《邸报》,宋朝政府内部传播政治信息的一种媒介,由进奏院编辑出版发行,属于政府公文或政报,某种意义或程度上具有时政类新闻报纸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