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解放相关论文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出现,50-60年代得以发展,试图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
当马克思从“感性活动”原则出发把人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这一理解,既是马克思存在论哲......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感性"既不同于黑格尔的"感性概念",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而是"思辨的感性",即"感性活动".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走过了启蒙叙事、底层叙事、主流叙事、狂欢叙事的历程,并在新世纪形成了主流叙事与伦理叙事、底层叙事、狂......
感性解放是一个经典的美学议题,席勒把美育看作实现感性解放的方式,马尔库塞试图用人的爱欲本能去对抗消费主义和技术理性,朗西埃......
文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纠葛盘根错节,端繁绪杂,迄今仍是文艺研究中尚未彻底厘清的重要课题。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为指导,现代文艺......
辩证法作为一种在矛盾中运思、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在对象性互动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它起源......
马克思在其早期思想中,针对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和西方近代的理性史观,强调用感性存在和感性活动来解释人类的历史与活动。在《1844......
人类解放与艺术拯救─—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述评章启群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方十大政治哲学家之一。他与马克思、毛泽东被称为......
当马克思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感性意识时,马克思也就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但他认为,人要达至感性解放唯有通过......
在我们称之现代的社会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依赖如此之强,以至于文学艺术实际上构成人们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尤其在这一百年来,人类文学......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强烈震荡带来了主体价值判断尺度的大转移,新旧文化之间的博弈及其形成的复杂、微妙的文化语境投......
本文立足于音乐教育中,从音乐功能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新的观点,希望音乐功能的拓展能从感性的角度,为我们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
综观近几年国内文艺界对我国当代“日常生活泛审美化”这个热点问题的讨论,笔者发现,较少有论者真正从中国当代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
本文揭示了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自身的内涵和特征,找出了二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揭示了二种文化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内在联系.它们既......
本文以歌德诗剧《浮士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审美阐释,考察其中的美学精神,并关注其审美原则如何构成现实人生的参照,审美问题与......
关于人的感性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出现,50-60年代得以发展,试图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由于马尔库塞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立论的哲学基地不同,一个在形而上学的基地上,一个在存在论的基地上,所以,两种解放理论之间......
当马克思从“感性活动”原则出发把人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这一理解,既是马克思存在论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1844年手稿》)自公开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争论。从国外到国内,学者们对《18......
现今社会中,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空前的工业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对认知、理性的盲目和极度推崇。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
《巴黎手稿》不是一部专门讨论美学的著作,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实现的存在论哲学革命及其特点相联系,......
【正】 当代人堂而皇之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追求以其明显异于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引起人们的瞩目。笔者认为,当代人的追求是时......
现代社会的科学应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综合,而一切科学的价值都应该是一种美学价值,都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以人的价......
以电影为代表的视听艺术在当代文化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视听也愈加成为年轻一代感知艺术和感知世界的主导形式。电子科技与艺术......
马尔库塞是"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勇于直面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实——单面文化,......
当马克思在哲学上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感性意识时,他便把人的解放也就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由于这一理论是在存在论的......
经典诞生于古代,辉煌于近代,衰落于当代。古典文化的浑全整一、近代文化理智思辨与感性解放之两歧、当代文化之感官消费主义,分别......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是感性的超越,这一超越的实质是以感性动力原则超越传统理性主义所遵循的理性动力原则。以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
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后,阿尔都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弊端逐渐显现,学者们开始对其进行理论反思,朗西埃的美学政治理论就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