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救赎相关论文
卢卡奇与阿多诺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卢卡奇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阿多诺对现代主义的推崇形成强......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自幼年时期起就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音乐有着及其深刻的......
陈忠实的《白鹿原》讲述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初期,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使传统社会遭遇现代性危机,也使白鹿原乡民精神上空......
“忧患”是石鲁《转战陕北》这件中国画作品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美学内涵,同时,“忧患”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志士和现代知识分子共......
本文从苦难的观照和拯救两个方面,以美学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蒋兆和的中国画作品《包身工》。蒋兆和是有着现实主义悲悯......
《不存在的骑士》讲述了查理大帝时期一个没有肉身的骑士阿季卢尔福在荒诞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如何通过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本文从事的是运用美学理论对艺术进行观察分析的视角研究。具体说,是将赛博朋克艺术整体置于晚期马尔库塞美学的视角下,通过这一美......
技术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世界完全被技术掌控,异化成为社会常态;二是新的美好世界出现,社会和谐自由地向前发展。出于对第......
[摘要]在脱离宗教的语境下,“净土”一词用以指代自然生态和谐的洁净美好之地,主体置身其中能够产生一种身心净化的审美愉悦之感。以......
技术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世界完全被技术掌控,异化成为社会常态;二是新的美好世界出现,社会和谐自由地向前发展。出于对第......
20世纪以来,为了寻找抵抗现代资本主义的道路、推进无产阶级解放的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转向探讨艺术、美学等审美救赎方式.其......
作为现代性的经典理论家,韦伯为解决现代性困境而提出的“审美救赎”方案,既为现代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也是促使法兰克福学......
本雅明注重在微小而琐碎的现代生活中捕捉现代性城市中的流动时光与生活细节.他通过对拱廊街上游荡的游手好闲者、拾垃圾者和妓女......
潘知常教授的新著《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延续了他一贯倡导的“我爱故我在”的生命哲学以及“我审美故我在”的生命美学.针对尼......
作为一种难以逃脱的文明性定在和深重宿命,现代性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规定着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价......
摘要:影视传媒属于我国观众非常喜爱的大众媒体,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经济市场化与物质商品化的情况下,随着审美的商业化与生......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展开一场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其中出现了"电影思维"的概念,其特质和作用值得深究.电影思维是视听一应......
波希米亚原本只是一个地理名称,表示的是波希米亚地区及其居民,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内涵和意蕴,除表示波希......
今天出现了一种“80后”对其童年时期接受的那批动画片的怀旧现象,网上、电视中、消费品等都体现着这种独特的怀旧文化。这缘于“8......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以生死问题为核心的作品。木月—渡边—直子、直子—渡边—绿子、永泽—渡边—初美、直子—渡边—玲子是小说......
自德国浪漫派迄今,审美救赎一直都是现代美学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宗教的衰落,上帝再难担负起拯救世人的重任,审美代替宗教,承担起......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研究的热潮,被文学史尘封已久的沈从文开始受到了学界的重视。本土范围内,在对沈从文及其作品......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79-1979)是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构建者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国内外的马尔库塞研......
本雅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以自己天才的洞察力考察了其身处的现代西方社会,并清醒地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资本主义不......
生态灾难与审美救赎阎国忠(北京大学教授):在1879年路德维希·克拉格斯的《人与地球》,1946年菲尔德·奥斯博恩的《我们被洗劫一空......
审美救赎是一种美学救世主张,目的在于把人们从精神危机和科学理性的压迫中解救出来,让人类自由本性得以复归,而美学的感性特质和......
数字人文是指数字时代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的重构。数字技术对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人与宇宙的相互定位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当代非虚构写作是基于作家自身的人生经历、审美体验、生活记忆、家园意识、生态伦理和情感的生命书写,规避人与自然环境二元对立......
《哈里森·伯格朗》一般被认为是一篇反乌托邦的、讽刺绝对平等的作品,这诚然不假,其中多次出现的“equal”已经表现出作者鲜明的......
近代启蒙运动期望以理性代替神话来肯定人的主体性,却发展出成熟的工具理性和"合理化的社会",对个体形成宰制,造成了现代人的精神......
“塔西佗陷阱”是一个源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政治学概念,意指政府一旦失去了公信力,不论它做什么都会得到人民的反对。歌德在......
在接受者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审美话语中向人们指示了一条通向美好彼岸的救赎之路。应当批判地看待他们关于接受者个性和......
作为现代性碎片之一,时尚是西美尔研究现代性的切入点之一。在他那里,时尚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性质元素。他的《时尚的哲学》从社会学、......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美学家,其美学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格缺失的忧虑,并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弊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惯例"和传播媒体的双重影响,本文围绕中国现代艺术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弊端展开分......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悲剧艺术起源于酒神节庆典的酒神音乐,悲剧是酒神兼梦神型的艺术,悲剧的价值在于以艺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
中国社会已步入工业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很多问题,整个社会正日趋公司化,现存企业文化暴露出种种弊端,导致人的创造性、感情......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主人公们都有着各种创伤体验,为了把自我从灵魂的暗夜中解救出来,实现心灵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她们......
无论从文本层面还是从世相层面,对于民间超验玄思的反对是晚清时期“新民”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强国强种”的渴望之下,对西方思想......
阿多诺旨在用"艺术否定社会"来探寻一条审美救赎之路,抗拒资本主义社会的同一性和工具理性,实现人性的解放。分析该命题涵盖的美学思......
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审美超越"有所不同,马尔库塞对于"审美救赎"的构想有其具体的实践层面的现实可行性。借助于现象学的启发,马尔库塞......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
审美大众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引发审美主体日益增长的审美诉求与审美优质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阿多诺审美救赎论具有......
《一个迷途的女人》是薇拉·凯瑟的地域小说之一。小说以福瑞斯特上尉家的沼泽地被破坏为叙述主线,探讨急骤发展的启蒙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