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思潮相关论文
国家意志在电影创作中的贯彻和体现,形成"电影的国家话语",其在中国国情的语境中本质上即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体现。本文尝......
莫如忠在明代书坛声名煊赫,被时人誉为当世羲之,董其昌十八岁时从其学“晋人书”,由此体悟到脱去赵氏藩篱,直追“二王”的书学精神......
纵观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留日派”与“欧美派”之争占了相当篇幅。自从1919年李大钊与胡适就“问题与主义”展开争论之后,两派的......
萧伯纳是享誉世界的爱尔兰籍文学巨匠,也是深受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濡染影响并毕生践行的集大成者,其所创作的小说、戏剧以及散文等诸......
民国时期的文学批评家介绍波德莱尔时,往往强调他的特立独行。1930年出版的《法国文学史》作者徐霞村写道:“波得莱而是法国文学史......
回顾乡土文学论战陈映真19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提起,是针对1950年以降支配台湾文学二十年之久的、模仿的、舶来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本文对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从20年代中期起,鲁迅就大量接触并译介表现主义的有关论著,并使自......
王志欣同志撰文指出:继“三毛热”、“琼瑶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之后,特別是前年高潮以后,在大学校园里又出现了一股......
1933年初,年仅22岁的徐懋庸以他犀利的笔锋,独特风格的杂文走上文坛,引起人们关注,受到鲁迅先生的器重,鲁迅为他的《打杂集》作序,并介绍......
前言一九七○年代,台湾的文艺思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国府在台湾发动全面性的政治异端扑杀运动①,并在美国强力......
近五十年的中国文学,不管是称它为“历史存在”,还是称之为“历史文本”,都正在不断地被人们诠释着、叙述着。由于诠释时所投射的历史......
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理论界对建国后文学的研究,不仅开拓了崭新的局面,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仅新编的文学史就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像张......
提起“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这个口号,人们立刻会想到唯美主义运动;提起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
本文浅谈了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概念的界定。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alism and realism.......
贵刊第九期刊载了上海教院中文系贺锡翔同志的来信,对拙文《读》中说“为艺术而艺术”是法国维克多·库兴在1845年首先提出的表示怀......
“时远交移,质文代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当代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如潮水般拥入我国,马列文论研究面临时代的挑战,存在着一......
摄影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审美复合时代的精神 ,是人们多元审美需求的产物 ;作为传统文字文学的变革和超越形式 ,摄影文学有着自......
自觉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立场上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是王元骧先生文学理论研究的特征。自 90年代以来 ,王元骧先生的研究重......
近年来,关于加强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呼声,应当说,是相当热闹的,从报刊、杂志到各种大大小小的学术会,基本主题大体都可以归属到文......
读了您在《中国音乐学》中《关于文艺批评》的文章,不能不公开回答您对我的指责。一、为什么《人民音乐》发表您的《生活启示录》......
摘要 奥布里·比亚兹莱是19世纪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实践者之一,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实践是比亚兹莱艺术生涯......
现代主义是指西方文学艺术中出现的各种突破传统审美经验的文艺思潮,它在19世纪后期登上历史舞台,在20世纪初形成主流。它深刻地......
朦胧诗与后朦胧诗的出现实现了当代诗歌史上重要的革新和探索,各自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审美特征。它们出现的年代虽然相近,但是因为时代......
南派三叔、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这三个词摆在这,懂行的自然明白,但大多数人估计会一头雾水,以为进了什么帮派。其实这是三位网络作家......
本文以新时期二十年间的文艺理论及创作为考察对象,对新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这两大文艺思潮的研究状况及运动发展......
<正> 刘呐鸥及其周围的一群作家被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一方面固然表明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相似乃至某种血......
<正>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女性主义"首先从文学领域被引入中国,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性别关注成为了当代中国文艺批评中活跃的研......
在布谷声声的初夏时节读完《美的历程》,我仿佛跟随李先生作了一次丰盛又华美的文艺之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沿着历史之河向回溯......
文艺思潮是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它是对一定时期的社会与制度的艺术反映,同时也以自身强大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对社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
本文通过甘旸传世印谱《集古印正》所附印学理论《印正附说》的研究,结合《印正附说》出现时的外部原因,如晚明的文艺思潮等来阐述......
左翼美术思潮源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思潮蔓延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除非洲外的整个世界都涌动着一股“赤潮”。法国......
19世纪的世界美术史产生于复杂多变的时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波及世界,提高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在美术上各种文艺思潮频繁更迭。在欧......
该文旨在对目前基本上还是空白的明代文人画和文人剧的综合性研究作一个宏观上的概括和探讨.作者认为,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
本论文以欧洲浪漫主义时期(1789—1848)英法德三国文学中表现自然美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美的风格为研究视角,结合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星仪,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作家。张资平有近十年的时间是在日本度过的,留学经历无论是对他的生活还是写作方面......
巴洛克作为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审美形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由于人们对此种审美形态自身所特有的美学特质......
建国三十年,一些散文貌似思想浓烈、主题鲜明,实质上是没有思想力量的(或思想力量非常薄弱)。那些政治条文、政治术语、政治口号等......
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下,一批被称为“鲁迅后期弟子”......
一、话题导读 印象主义.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
提到“仙女”,我们首先联想到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仙女》,而半个多世纪后的《仙女们》则克服了俗套的模仿和刻意的颠覆,......
一rn在近代的西方文学思潮史上,唯美一颓废主义的出现在历史中可以界定在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中间,事实上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