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相关论文
装运回常熟。1904年,翁同在常熟逝世,藏在常熟的版本书散落,为私家藏书楼收藏。藏在天津的善本孤本传至翁同的四世孙翁之廉,没有增减。......
在江苏常熟古城区的翁家巷门。有一座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住宅,这就是有名的“翁氏故居”,1991年11月,这里被辟为“......
《读者》2006年第9期《艺兰斋藏书画选》刊出翁同稣手书诗卷,诗的最后两句为:“故人已有千秋草,媵我空山酒独斟。”其释
“The rea......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銘,號邃庵。道光二年(1822)進士。歷仕工部、刑部、兵部、吏部尚書,咸豐八年(1858)授體仁閣大學士。同治帝......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孝之子。曾任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的《“校邠庐抗议”签议集》一书,近日已由线装书局出版。《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
清末咸丰至光绪年间,曾发生四起轰动社会的案件,即“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张沦祥刺马案”、“杨月楼诱拐卷逃案”和“顺天乡试科场......
康梁之流,本来是变法,偏要说改制,变法可以依靠皇帝权力,一说要改制,皇帝就靠不住了,因为皇帝权力都由体制赋予,若无体制支持,作为......
关于汉阳铁厂招商承办之经过及其原因,以往学界多有论述,本文作者对前人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检讨,并通过细致考察铁厂招......
在慈禧的操弄下,光绪继位,但留下诸多危机变数,从而引发摇荡朝局数年的继统立嗣之争。先有广安、潘敦俨的奋起,继有吴可读尸谏,最......
吴大(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意斋。江苏吴县人,与翁同是同乡,官至湖南巡抚衙门。从吴大一生成就来看,他更以文字学、金石、考......
《紫禁城》第十期刊登的《颐和园的第一盏电灯》一文说,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由神机营总办恩佑经手向“丹商祁罗弗洋行购买电灯一全份......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
“张季直(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
全套一四五卷虞和平主编该丛书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中最大丛书之一。第一辑精选影印中国社......
翻开台湾学者庄练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觉得新意袭人。不说别的,单看他因人见事的写法和对关键人物的选取,都自有独到之......
十九世纪末叶的满清政局呈显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内政上在外交上都充满了极其尖锐的矛盾,由於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国内政治经......
近阅《翁同和日记》.在同治七年(1868年)七月上旬,他缕记着西捻军失败的经过.“初二日,早晨,李鸿章六百里加紧捷报.少顷闻捻匪悉......
一清同治二年(1863),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朝廷调用丁日昌:“查有同知衔江西候补知县丁日昌学识深醇”,求“咨调该员来沪,专办制造......
《庞薰琹家族一家三代九画家》一文中说:“在常熟清末至近代的八大名门望族中,庞氏居第二,仅次于翁同龢家族。”(第87页)这里有一......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精心选取近现代中国(晚清与民国)各类士人的日记、书信、奏牍、笔记、诗文集、诗话、词话、序跋汇编等......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翁同和是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他读书为官的人生、两度出任帝师的经历、书法绘画上的造诣,常常为后人津津乐......
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绪帝师翁同(龠禾)因力主维新变法被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遭革职交地方编管的重惩......
1876年2月16日(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是光绪帝开蒙第一天。像当年入值弘德殿那样,翁同龢未及天明,就趁着晓月晨风,肩舆来到了养心......
张之洞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官场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发展,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洋务运动的后殿。可以说,张之......
翁同龢从小就接受经典的书法教育,在常熟綵衣堂老家展出的他幼年时写的策问小楷,是流美俊秀的董字风格,虽受阁帖影响,但已具备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正>彩衣堂位于苏州常熟南门内,是清代名人翁同(?)故居的主厅,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故居原为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常熟大族......
翁同稣·瓶庐翁同龢(1830-1904年),清代学者、书法家。字声甫,号玉圃、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成丰六年状元。历官刑部、工......
问过一位学者朋友才知“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副对联。最早看到这两句话,是在上世......
1997年我第一次到莱溪居,小字辈,随行拎包,跟在王总率领的一队人马后面。第一次到美国,文化的差异,加上时间的差异,令我晕头晕脑,......
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2007年1月30日《百家讲坛》播出的是隋丽娟教授讲授的《说慈禧》。在“光绪之死”一节中隋教授提到当时有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翁同和,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曾任同、光两朝帝师,官至协办大学士。他不仅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