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相关论文
摘 要:《历史文献》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刊布了上海图书馆馆藏丁日昌致朱学勤手札二十六通,但未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序,亦未给......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归”曾立下志愿,“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曾把希望投向了太平天国......
本文以晚清政治家丁日昌治理江苏期间所撰的1365篇文书、53篇书信、1本专著《淮鹾摘要》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其治苏文书的历史意义......
晚清时期的陆海权之争最终确立了陆海权并重的发展思路,但因衰颓的国势清王朝无法将此种海陆兼顾的战略加以实施。当代中国也同样......
摘 要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中国官绅围绕是否修建铁路的问题争论不已。60年代主要是讨论如何防止列强插手的问题;70年代讨论......
近代以来,台湾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其背景因素源于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台湾海防危机始现,日本侵台、中法战争等数次危机中台湾......
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在“天津教案”的办理过程中,清政府的基层官员、高级官员、以慈禧为代表的......
容闳(1828-1912),字纯甫,广东香山人,生于澳门彼多罗岛。他写过一本自传性的书,是用英文写成,书名《MyLifeinChinaandAmerica》,一九○九......
本文在现有关于义图制研究基础之上,对晚清青浦县推行的义图制进行考察。青浦的义图,是在官府倡导下施行,并非出于民间动力。青浦......
对于“鬼”字,现代人的意识里似乎是比较反感的:有谁愿意用它来做人的名字和姓氏呢?不,至于姓什么,那本是承继老祖宗的章法,我等岂敢乱来......
杨月楼“诱拐”案风波发生于清同治年间,是一桩轰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事件。当事人杨月楼是被誉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的京剧名角,早......
由戴逸任编委会主任、陈孔立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以下称《纲要》)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96年4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
该文以近代社会剧变中的丁日昌为一个案,就此问题试作探讨.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剖析了丁日昌认知西方文化的环境和条件,......
十九世纪,中国正值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值维艰,外有列强觊觎,内有农民起义,外患未平,内忧又起。清廷为求自强开始起用锐意革新之人,同时又......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用人,能够最大地发挥部下的能力,让部下劳心劳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rn他的幕府中走出了李......
本文公布了新近发现的晚清政治家、诗人黄遵宪、丁日昌集外佚诗,包括黄遵宪七律二首,丁日昌七律二十首,并对有关史实进行了考订辨......
李鸿章、丁日昌的近代海防思想代表了晚清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方先进装备武装中国海防、以抵御列强侵略的激进思想,为中国近......
丁日昌是我国洋务运动的主将,历来学者多从史家角度论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贡献。该文致力于介绍丁日昌、其子丁乃潜、丁惠康......
丁日昌作为洋务派的重要成员,认识到强国必须培养具有先进思想和济世意识的人才,而变革迂腐僵化的科举制是当务之急.他主张,一是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在文化专制上表现出复杂而微妙的特点。官方禁戏的活动不遗余力地进行,然而执行力度却不断下......
从丁日昌藏书、禁书、荐书、撰书、督导译书、编书和刻书等七方面来描述丁日昌治书活动,突显其弘扬传统文化和引介西方先进科技的可......
丁日昌在两淮盐运使任上首先对盐务本身进行改革。针对以往的弊病,在运销环节上,他采取了固定引额和成本的方法,不准盐商多请引,也......
在晚清,提到丁日昌藏书,国内藏书界无不知晓.本文就丁日昌的宦海生涯、“持静斋”藏书楼的藏书特色和贡献、以及丁日昌学术成就作......
丁日昌《百兰山馆诗》中的咏怀诗具有抒豪情、吟羁怀、思归隐三个方面的内涵,具有真挚、清爽的艺术特色。......
今日京沈铁路唐山至胥各庄段,建于1881年,乃我国首条自建铁路。关于其修建情况,似尚无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有心探求,以裨于中......
在洋务运动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丁日昌热心于对外派遣留学生,并积极参与留学一事的酝酿,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精心谋划。没有丁日昌的理解、......
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忧外患的强烈刺激下,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是中国朝向近代化的最初努力,洋务派......
洋务派的开山祖曾国藩与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一流大学学位的容闳,曾有一段不寻常的交往,容闳的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详尽记述此事。......
1879年发生在轮船招商局汕头分局公私混淆案的前因后果显示,在清朝的公共体系之外还有另一个“非正式财政体系”;这后一体系虽然无......
丁日昌诗歌众体兼备,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其五古、七古、五言和七言绝律诗多描写与抒情相互结合,叙事诗常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各具特色,其......
丁日昌作为晚清的封建士大夫,既有恪守传统,维护封建统治的保守一面,又有积极向西方学习,倡办洋务运动的改革一面。这种矛盾正是中国早......
身处道咸时代的丁日昌力精洋务,他与宋诗派诗人关系密切,该文从丁日昌与宋诗派诗人的交游及其诗歌创作实践两方面探究其诗歌的宗宋倾......
吴保初为清广东水师提督安徽庐江人吴长庆次子,以名公巨卿之子而能胸怀大志,卓尔不群,诗文有声,与湖北巡抚湖南浏阳人谭继洵之子嗣......
【正】 总览《鲁迅全集》的注释,绝大部分是准确的,可信的,对理解鲁迅的文章,了解鲁迅的生平活动,研究现代文学及古典文学,都有极......
考出卞宝第手札系致丁日昌,其内容可与《清实录》、《清史稿》相印证。卞劝丁勿因受挫而改变除豪猾的政治措施,具有民本思想。......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今梅州市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
1872年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的意义是重大的,但人们只知道当中的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功绩是不够的。事实上,丁......
<正>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李鸿章是个关键人物。我们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则必须研究李鸿章。可是,以往对李鸿章的研究,多......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同光时期名臣,陈兰彬是晚清官派留美学生的监督、中国首任驻美公使,两人都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从广东......
<正>清代顺治年间苏州大才子金圣叹罹祸被杀,直接原因是作为生员的他,充当了民间意见领袖的角色,在顺治驾崩后的国丧期内,组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