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棣之相关论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玲君这个名字和他的诗作不断出现在一些新诗选本中。很多研究者在寻找这位诗人的行踪,笔者也为此访问过不少老诗......
我校文学院青年教师徐晋如博士的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及《忏慧堂集》近期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海南......
尽管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对从业者要求甚高,既谙熟诗歌的肌理、修辞、想象方式,又具有渊博、厚实、深邃的学养者,方可胜任;但孙玉石、吴思......
作为4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批评家,袁可嘉诗歌批评体系的核心是“新诗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这一结论在当前的袁可嘉研究......
那日得富仁不幸消息的时候,我不是吃惊,而是无言,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我觉得世上安排生命实在太无道理,我比他还大几岁,我还苟活......
抗日战争胜利后 ,在东北出版的一本杂志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鲁迅万能时代的挽歌》的文章 ,作者署名小D。文章不仅重复了那些攻击、......
“九叶”诗派是一个以质取胜的流派,他们作品的数量都不多,袁可嘉先生的尤其少。收录他的作品最多的是《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四套丛书,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中国现代文......
<正> 序言人类文化、思想、学术的历史,犹如人类自身生存繁衍的历史一样,常常呈现出鲜明的“代”的特征。每一代在漫长的历史链条......
徐晨亮在4月16日《光明日报》发文评介蓝棣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文章说:作者在书中表白......
本文梳理并分析了闻一多的思想,认为:20年代,闻一多是我国形式主义美学潮流最早的代表,且达到至今难以企及的深度;40年代,闻一多运用阶级分......
1989年10月底,我和丈夫从圆明园西边荒凉的小树林里,挖了一棵几寸长的小柏树,移来栽种在花盆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十余日,......
1.一个开始 1985年秋至1989年夏,我就读于北京师大中文系。这对我的一生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期间,我广泛阅读诗歌作......
我读书那会子,一般去学校主楼办事,也就是去一楼的收发室,看看有没有我的信。那时候我是一个疯狂的写信者和收信者,每天收信,看信,......
“诗歌,抵抗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柳宗宣(以下简称柳):你以《2008,汶川大地震》荣获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这是个在湖南甚至全国......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蓝棣之曾说:“在20世纪80年代,清华的学生谁不懂诗歌谁就会被别人笑话;而到了90年代,谁懂诗歌谁就会被别人笑话......
摘 要: 蓝棣之的症候式分析,以作品为症候,从前所未有的新颖角度对人们熟知的经典文本进行重新的深度解读。症候式分析深化了现代文学......
最近看到两篇解释毛泽东和鲁迅关系的文章,一篇是张梦阳《毛泽东论鲁迅》,另一篇是蓝棣之《症候式分析:毛泽东心中的鲁迅是什么样......
玲君与《绿》近几年,玲君这个名字和他的诗作不断出现在一些新诗选本中。很多研究者在寻找这位诗人的行踪,我也为此访问过不少老诗......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丰富了文学研究方法,深化了文学研究对“人”和人性的深层把握,值得文学研究界重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计划在明年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时候,进行三项纪念活动:1.举办学术讨论会;2.出版论文集;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学界“重写文学史”热潮的展开,蓝棣之的“症候式分析”应运而生。蓝棣之从掩藏的“症候”,虽显犹隐的“症......
蓝棣之的《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以文学文本的表象症候为切入点,以现代文学史的叙事性文本为研究对象,剖析出掩藏在作品背后......
尽管说:“前卫陷落低谷”(滕云,《文艺报》1988、10、22),但作为76年后中国文学最惹人注目的成分——新潮(前卫、先锋)文学,毕竟走......
蓝棣之运用症候分析的方法对柔石的《二月》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分析主人公萧涧秋眼中两种不同模型的女性与其的关系以及作品标题......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徐志摩是属多才的青年作家。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诗、散文、小说和剧本,其中尤以诗和散文的成就为最。他......
在重写文学史中重新确立的新的文学规范,试图把过去作为政治依附品的文学解放出来,让文学成为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作为其中重......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
《七家诗选》(增订本)收录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蔡其矫、流沙河、邵燕祥、陈明远、傅天琳、舒婷的诗歌作品共212首。初版由七......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丰富了文学研究方法 ,深化了文学研究对“人”和人性的深层把握 ,值得文学研究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