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革命相关论文
独特的赋格文体———论《尤利西斯》第11章中的音乐刘象愚把文学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乔伊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利西斯》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自觉的文体意识,源于对文体本质的深刻认识;而一定的文体又是一定历史生活积淀的产物,并非空穴来风,可随意为之。更深刻一些说,对文体本......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时代。而知识时代是时空的缩略时代,也是学术的融创时代。严格说来,中心与非中心的边界正在消逝,主流与非主......
作为西方戏剧理论话语体系里的重要概念,“正剧”在中国当代戏剧理论界向来是语义不清的模糊存在。作为严肃剧理论的创始者,狄德罗......
新时期的散文文体变革,始于80年代中期,繁盛于90年代;在艺术思维的新变与拓展上,表现为抒情的放逐与象征的离异;同新时期的小说与诗歌相比,散......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现代散文概念的确立形成过程,并对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
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一致,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社会......
新时期文学曾有过三次文体革命 ,从总体上看 ,它具有自由松动、多元融合、频繁多变的艺术特征。其中作为抒情类的诗歌、散文的文体......
论卢丽琳的《妇人》rn1 rn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散文运动,是相对于中国白话文运动兴起后写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一场革新,......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常被誉为"维新志士",凸显其在政治领域的地位;同时很多人也将他赞为"百科全书"似的学者,裘扬他的学识渊博.......
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以鼓吹新思潮和发动文学革命而成为一代名刊,这个形象定格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中,多少妨碍了对这个刊物做历史......
“‘应该绝对地现代’。”{1} 这是1870年,法国诗人兰波发出的声音。 中国新诗也“应该绝对地现代”,强调现代性是新诗的本质......
"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文学概念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思考和总结其总体特征,便成为文学研究者不容回避的时代性任务.乐......
意象派诗歌运动是西方最大的自由诗运动,具有表现主义诗歌的一些特点,如内容上的世俗化和文体上的自由化,但它们在生成背景、诗歌观念......
二元对立是文体反讽的哲学基础。从静态看,文体反讽表现为文体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对峙与错位,其美学特征为滑稽。从动态看,文体反讽具有......
功能的改变带来文体的改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革命改变了汉语诗歌的应试、自娱功能,成为革命者'开启民智'的重要......
新诗革命具有特殊的历史语境,采用了极端的革命方式,是一次远远超过汉语诗歌承受能力的文体大革命,具有激进、极端的特点,完全打破......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鲁迅的<阿Q正传>都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两者作为叙事体小说已向着非叙事因素大幅度的开放,成为一......
“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先驱者既推崇语言符号体系的革命,又认识到它毕竟代替不了文学文体的革命,并由此进一步从......
小说写实观念,催生中国小说理论的近代转型,引领读者走向真实的人生.它给晚清民初小说造就浓厚的文体革命色彩,促成了小说的主流文......
诗是最讲究形式技巧和文体范式的语言艺术,诗形不但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的基础,还能够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英语诗歌诗体的不稳定性......
【正】 与那些故事弱化、故事破碎的现代小说不同,格非的小说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这似乎有着对传统小说的复归趋向,但谁都承认,格非......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入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对我国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文艺形式理论......
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步履平稳甚至有点略呈缓慢的,而进入80年代以后,像一条突然被滚滚春雷惊醒的巨龙,......
五四文学先驱者的文体意识探析张光芒五四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文学革命正是应思想革命的要求而产生的,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我国一方面从西方译介了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和诗人参与了......
从1984年诗集《备忘录》至2013年《88首自选》,夏宇的现代汉诗写作一直在随心所欲地背叛既有的诗学理论和美学规范,肆无忌惮地挑战......
散文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是人类文艺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共生文体 ,尽管在各个国家的文学中都有散文诗文体的萌发情况 ,成熟的散......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
<正> 当今中国的诗坛,表面上看起来纷纭繁杂,如果我们将观察的目光稍许深入,阅读一下各种不同艺术表现的作品,考察一下旧见、新见......
胡适文学革命理念的核心是全面批判文言。胡适认为,文言无论从表情达意,还是教育实践,或是写人叙事,或是作为社会的媒介,无一不存......
新时期六大文艺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波浪迭涌,“以各领风骚三五载”的匆匆步伐......
<正>80年代——从启蒙文学到文体革命在某种非常概括的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可以通过精英化和去精英化这两个关键词加以梳理......
茹志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敢于按自己的创作思想写作的作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因为创作出"清新、美丽"的《百合花》而得到茅盾......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自发生之日起,就深受西方影响。西方长篇小说,尤其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模式,在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一直......
“1911年不是象某些旧说法所认为的那样是现代民主运动史上的主要转折点,它是中国将近二十年大动荡的顶点;这二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比......
选择何种文体进行创作不是形式问题,而是涉及到意识形态与斗争策略的问题,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为了突破多重压迫,表达多重反抗的"自......
文体即文学之体式,是文学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的精神与形式相统一的语言文本的一种显现形态,文体的内质与文学语言的韵律、节奏、......
<正>90年代,长篇小说的文体实践基本上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文体意识觉醒较晚,中国作家普通存在一种文体......
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文体革命,文章对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文体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轨迹等作了富于创见的论述。对于这一命......
胡适是现代新诗的开创者,然其文体革命的“思想草稿”却是在留美时期形成的,这集中反映在《胡适留学日记》(1910—1917)之中;而在......
诗歌作为最早使用文学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学形式,对文学的统率作用总是随着多种文体的并行发展格局的出现,在潜在地与其他文体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