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相关论文
文化散文在10年前曾一度盛行,后来就渐渐冷落。大致原因除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视像化阅读冲击之外,文化散文本身的创新力不足也是更为......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又有谁不热爱茜茜公主呢? 一切就像童话,英俊的国王弗兰茨与美丽的茜茜一见钟情:“我最喜欢的花是红玫瑰......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虽然我这样年龄的人,似乎还没有资格去谈及对一个年代的回忆。然而,经历的岁月愈久,情感的沉淀愈......
一 曾几何时,一部苏联电影比任何一部国产片更深入人心。至少两代中国人观赏《列宁在十月》的经验,改变了他们一个时代的记忆。二......
《她们说: 中国当代女导演十人访谈录》 赵静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7 定价:28.00元 宁瀛姐姐 电影学院四......
2009年5月,我到伊犁的一家医院打工之前,已在乌鲁木齐几家私立医院零零散散地工作了几个月,那时候,我刚刚经历又一次投资失败,只好灰溜......
很年轻的时候,我对构成一个人的几个方面,曾有个一本正经的排序,降序:精神,智性,天赋,情感,肉体。那时候肉体是用来垫底的,觉得肉体是可以受......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一句话。没有任何东西比温文尔雅更加勇敢了,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残忍更加怯懦了。我们今天提起这句话的意思是......
作者简介 晓苏,男,1961年生于湖北,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留校并开始小说创作。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经历 问:你是怎么走上文学之路的?何时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当时是什么让你有了用小说表达的冲动? 郭潜力:这世界最有趣的是,......
嗜 酒 汪曾祺先生于一九八○年复出文坛后,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我看后眼前一亮,觉得有味道,立即奔赴他家......
2016年3月14日凌晨,著名文学编辑家、《十月》杂志首任主编苏予因病逝世,享年90岁。苏予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一直将巴金先生的“我唯一......
《十月》2020年第2期推出的“新女性写作专辑”,由学者张莉组织推动,集结了13位当代女性作家的力作.“新”包括三重指向:历史、理......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女性写作正在逐渐消弭对抗性,她们更关注的是女性自身,尤其是她们的个体成长、社会现实处境以及精神世界的富......
大型文学期刊是俄罗斯特有的一种美学现象,集文学、艺术、批评、政论于一身,曾在俄罗斯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扮演过至关重要的角......
20年前,海子以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告别世界,亦从此承受被解读或误读的命运。本刊记者在京皖两地,沿着海子最后的生命轨迹,走访他的家......
《十月》是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第一本重要的大型文学期刊,集短篇、中篇、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紧贴现实,具有鲜明的......
这个“十月”指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北京(也是全国)的第一本大型文学刊物——《十月》。它是我参与编辑的第一家期刊,对我来说,......
数字媒体的普及,使读者对纯文学刊物的兴趣逐渐下降,阅读习惯的选择也倾向于可视化、娱乐化.即便文学期刊陷入发行量骤减的窘境,也......
巴一印象青年作家巴一最初引起文坛关注,是发表在《十月》2002年第五期上的散文《故乡在晚风中》。这篇文章造成的响动是我作为责......
刚刚过去的十月,知名文学刊物《十月》以一系列文学主题活动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创刊于1978年的《十月》,是新时期首家问世的兼备......
纪红建是湖南卓有成就的青年报告文学作家。他先后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十月》《北京文学》和《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发表......
读完了《十月》杂志上马笑泉先生的长篇小说《放养年代》,我的心异常激动,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中。我感觉这不是小说,我读到了自己的......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首发于《十月》2019年第1期,作者为其贴出的标签是“地震题材小说”,为纪念2008年汶川地震而作。动笔于汶......
大型文学期刊《十月》(双月刊)2015年第2期上共发表了7篇小说,其中6篇是指涉生活、关注人性的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作品。《师母庄瑾瑜......
在时任主编绥拉菲莫维奇的力挺下,从1928年1月,苏联最大的杂志——《十月》,开始连载一个叫米哈伊尔的23岁小伙的长篇小说。 快要......
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到城里去》最初发表于2003年第3期的《十月》杂志上,曾荣获第四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刘庆邦......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他杰出的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
《十月》这本书中,有着十月父母与五十天的十月相逢的故事,尽管并不是亲生父母,但他们却自始至终明白身为父母的职责,用尽自己的全力,将......
<正>《苦恋》是著名军旅作家白桦1979年9月发表在《十月》第3期上的电影剧本,据此摄制的电影改名为《太阳和人》,在1980年底完成。......
《十月》2005年第5期上刊载了倪学礼先生的中篇小说《站在河对岸的教授们》,它讲的是北方某大学千方百计申报博士点的曲曲折折,上演......
房伟是知名批评家,也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但他又是作家,写小说、诗歌等。对此,范小青直言:“房伟多才,涉猎多个文学门类,小说、......
本期《十月》“第一阅读”栏目刊登了李锐的“农具系列之八”《犁铧·耧车》(短篇),继续从不同侧面描述现代都市化进程对传统农业......
陆陆续续在《人民文学》《十月》《红岩》等文学期刊上读到宋尾的小说,但一口气读完这部《奇妙故事集》,还是颠覆了我对他小说的印......
2008年的中国文学创作,伴随着忧喜参半的中国社会生活现状渐渐落幕,留下了诸多耐人回眸的亮点。本文试图把握这一年份呈现出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