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格勒相关论文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死在一个女人的怀里,她是高尔基的秘书兼情人穆拉。半个多世纪后,穆拉也死去,留下的秘密材料表明,高尔基死前吃了......
摘 要: 作者在中学历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八次想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以及性质......
有一次,人民委员会讨论关于彼得格勒的工业恢复计划。人民委员施略普尼柯夫做关于这一问题的报告。他用了许多美丽动听的词句,描绘了......
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有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十分形......
五月的莫斯科,阳光明媚。 我沿着克里姆林宫和国家历史博物馆之间的砾石小路走向红场。几个世纪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这条路上走......
一 曾几何时,一部苏联电影比任何一部国产片更深入人心。至少两代中国人观赏《列宁在十月》的经验,改变了他们一个时代的记忆。二......
“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我也要耗尽毕生力气去完成,这是我的城池我的国!” 1703年,彼得一世一声令下,要在波罗的海的港口建造新的城市。......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古罗斯部族人。古罗斯部族是在东斯拉夫部族的氏族部落关系解体后,在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逐步形......
称得上“语言学家”的人苏联有多少?很难有准确数字。仅据苏联《俄语百科全书》立词条作介绍的就有三十五人之多,均为第一、二代......
1922年2月28日,在列宁格勒(彼得格勒)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他却成为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符号学家、莫斯科-塔尔......
八十年代末,高尔基在十月革命前后撰写的文章陆续在苏联的报刊重新问世并由多家出版社结集出版。虽然这些文章对西方研究者并不陌生......
随着东干人在中亚地区100多年的生存发展,他们的文化风俗也引起了本地区和国外学者的关注。于是一门新的学科———东干学诞生了。到了......
本文是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将20年代苏维埃奠基者列宁的人民自治思想与80年代崛起的苏联改革家戈尔巴乔夫的人民自治思想进行比较......
四十年前,从1917年的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三日(公历八月六日至十六日),在革命的彼得格勒(现在的列宁格勒),举行了布尔什维克党第六......
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是列宁、托洛茨基这两位十月革命的领袖都宣称并引以为自豪的事。在1917年7月底(文中日期均为俄历)召开的布尔......
[关键词]教材,插图,科学性,列宁演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3-0070-03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
二月革命之后,俄国建立了双重政权。掌管苏维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寄希望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以实行改良主义的改革。但俄国......
通过对苏共党内关于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与否争论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列宁对党内同志的不同意见,不是采取简单的压制,也不是清洗反对......
一个俄罗斯人不想离开自己的祖国,可是祖国却要把他强行撵到异国他乡去,甚至必须在这样一份文件上签字:未经政府许可擅自回国将被......
1922年夏,苏维埃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驱逐知识分子,100余名俄罗斯精英被迫离开祖国,投向西方——只有清除他们,才能“净化俄罗斯......
在涉及俄国白银时代文学、社会思想或二十世纪俄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文章中屡屡看到“哲学船”的字样,十分好奇,这到底是艘什么样的船?无......
在东北亚,俄罗斯和日本可以算是一对老冤家,除了历史上几次兵戎相见的恩怨外,两国间还有很多扯不清的旧账。其中有一桩悬案,至今俄罗斯......
“十月革命”总指挥 列夫·托洛茨基1879年生于沙俄赫尔松省,年轻时就因为反对沙俄统治、参加革命运动而多次被捕和流放。在......
<正> 1918年初,围绕着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俄共(布)党内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当时,尽管列宁的意见是正确的,但由于以布哈林为首的......
<正> “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约翰·里德,美国人,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人。这本书异常鲜明有力地描写了十月革命起初几天的情......
林岗(1924—),山东宁津人,著名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60年毕业于苏联彼得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波·弗·约干松工作室。列......
1921年8月24日,彼得格勒诗人协会主席古米廖夫因反革命罪被处死。他没有留下遗言,甚至没有留下遗体和坟墓,俄罗斯诗坛上一位曾经颇......
<正>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在全世界252个国家和地区的52亿多人口中,有近42亿人口信仰各种宗教,无宗教信仰或无神论者仅有10亿稍多,......
<正> 不久以前,苏联文坛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几家大型文学报刊先后用不小的篇幅或刊出作品或登载文章,纪念尼古拉·古米廖夫.......
<正> 1906年:9月12日(俄历25日)出生于彼得堡。父亲德米特里·包列斯拉沃维奇·肖塔科维奇是化学工程师,母亲索菲雅·瓦西里叶夫娜......
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又来临了。关于三八节究竟起源于纪念何年何国女工的斗争,在我国有两种说法:从1940年以来我国书刊中一直都是......
<正>"暴力和强制":从取消死刑说起十月革命后立即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
<正> 苏联音乐艺术是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新阶段。1917年的十月革命把长期在沙皇统治下的苏联各族人民解放出来,并建立起民族平等的......
【正】 孟什维克取消派是俄国1907—1910年反动时期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产生的机会主义派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8年12月举行......
期刊
以图像的形式把握世界就是再次体验真实世界的虚幻和疏离。——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一位旅客可以通过五个火车站进入或离开这座......
【正】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苏维埃文化建设事业奠立了基础。苏维埃文化继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