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相关论文
今文《周书》是今文《尚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流传了近三千年,这期间经过了众多学者的整理、校注,如孔安国、孔颖达、蔡沈、段......
一、导言唐《史怀训墓志》~①,199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居安村,收录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一书。此方墓志提供......
“王若曰”——王如是说——是商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及《尚书》之《商书》、《周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词语。①它出现在王发......
陈梦家先生是我十分崇敬的学术前辈:我学习甲骨文,是读着他的《殷虚卜辞综述》起步;学习金文,是由他的《西周铜器断代》所引领;学习文献......
高句丽官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它是高句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句丽后期官制究竟有几等、官制的等级排序究竟如何两方面来......
王士良曾为东魏政权中控制军队的京畿大都督府的司马、长史,并掌握外兵,进入北齐后仍为重臣,任侍中,又摄度支、五兵二曹尚书,后出......
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史无专传,《魏书》卷十《敬宗孝皇帝纪》与《周书》卷三二《申徽传》、卷三六《令狐整传》中偶有涉及,所言不......
西魏建立后,长期存在魏帝及魏室主导的西魏朝廷和宇文泰主导的大丞相府、大行台两个权力中心。魏帝及魏室在关陇集团的势力和影响......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著作,因其史料搜罗详尽、史实考证细致、错误较少而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然而......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又名莲花、水芙蓉等等。在河南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碳化的莲仔,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早在周朝就有人工......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
中华书局标点本《周书》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主持的“北四史”点校工作之一,堪称正史点校的典范,广为海内外学者所称引。由......
1."从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周书》卷二七《赫连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440页)"从复",《北史》卷六五《赫连达传》作"后复",......
1."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5页)"纳言中大夫",《北史》卷六七、《通志》卷一五八《唐瑾传......
曾在报刊上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欧洲某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即自行买票,甚至连随机的抽查都非常少,被一位中国留......
司马迁倾注了极大热情和智慧为治政者们上的这一堂经济课,长时间里鲜有知音和共鸣。班固著《汉书》就对他的《货殖论》和《平准书》......
“为虎傅翼”意思是给老虎添上翅膀(傅:通“附”,附着,添加),比喻给恶人或敌人提供帮助,助长他们的势力。语出《韩非子·难势》:“《周......
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厚父》篇中的“德”观念、天命观与“民心惟本”观念等思想内容出发,论述了清华简《厚父》当......
《周书》作为唐朝人撰写的有关北朝的史书,其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北朝时期的语音材料。这些语音材料,反映了北朝后期和隋至初唐时期北......
三《训》人性观在继承儒家性自“命”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为“丑”.主张性有“好恶”。其人性观属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性恶论......
“明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明德之事和明德之理,重视“宅心知训”和“尽乃心”的认识方法,古先哲王的言行德政对现实行为具有规范和......
【正】魏晋时期南北政权分立,州郡行政区划变更频仍。其前后废置沿革,更是错综复杂。不少地理志均提及北魏、西魏时期关中置有南豳......
【正】当手捧山东潍坊市博物馆孙敬明先生赐赠的大作《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年8月,以下简称《类征》)时,钦佩之情油......
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政治体制究竟始于何时?古籍称'尧舜之世,未有一语及子孙,则知天下乃天下之公器,天下共之;三代......
汉语被动句一直是语法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今文《尚书》的《周书》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被动语法标记"在",不见于任何传世文献。研究今......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了古代学术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样一 个社......
《逸周书》长期以来被斥为“伪书”,一直未被学术界所重视。直到乾嘉时期,才有卢文弨、王念孙等家陆续对《逸周书》加以整理,情况......
试论《尚书·周书》中的“殷鉴”思想郭旭东《尚书》作为记录上古三代政事的史料,其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今文本28篇当中,《周书》......
《尚书·金縢》的制作时代及其史料价值李民一般他说,《尚书》中,以《周书》为“真文献”。但《周书》中的《金》是一篇疑窦颇多,分歧......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从史书编纂、校补考证、史学价值、历史观点及评价等方面对“北朝四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在史书校补考证方面......
《尚书·周书》及《诗经》中经常出现类似“天棐忱(谌)”的语句,前辈学者大多认为“柴”是“匪”的假借,而“忱(谌)”的意思则为“信......
《虞初周说》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汉代小说家的代表作品。但只见于著录,未流传下来。称《周说》者,除《尚书》之《周书》和......
唐初的《周书》、《隋书》对初唐的庾信接受起着开创和定调的作用。一方面,其斥庾信之文"淫放""、轻险""、亡国之音";另一方面,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