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相关论文
《月令》是《礼记》中非常重要的篇章,主要记述天子一年所颁布的政令,并记录当时的自然物候现象,与阴阳五行、农业生产、政治活动等内......
《月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星象、物候、祭祀内容、禁忌、违反时序的惩罚,并对天子的衣着、车舆、所用器物及所应施行的政令做......
<月令>是王官时代的时间表述,王者依托神秘的"天时",从治政的角度规定着人们的时间生活,月令与明堂关系密切,在帝王明堂制度之下,......
时间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结构,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无不遵循着时间的往来顺序,因此,从记事角度而言,文章的书写不能脱离时间。包括六经在内......
《月令》最初创制者不是儒家学者,是汉代戴圣将它编入《礼记》才成为儒家经典,但它并无典型的儒家思想,其礼仪也非儒家的礼仪,撰述......
<正>寿竟何时,由命听天;毁伤发肤,非人所愿。刑罚,人为地决定了生死完缺。如何定罪量刑,是刑罚制度的核心内容。然而,判决之后何时......
阴阳五行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密码,"大一统"是中国思想的"集体无意识",乡土意识是中国思想的底色和基调,这些至少是秦汉思想给我们留下的......
《月令》所记时候尚未形成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体系,故以卦配候之学的形成当于《月令》之后,先秦子夏时已有以卦配候之学的说法是不......
《吕氏春秋》与《礼记》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文献著作,也是研究先秦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吕氏春秋·十二纪》首篇与《礼记·月......
本文梳理了敦煌文献中的时令内容,指出敦煌时令文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央王朝颁行的皇家《月令》,另一类则是配合敦煌地域......
五行学说被学者称之为"中国人的思想律"。它既与初民早期的民生日用密切相关,又为当时认识世界提供了完备的解释体系。五被抽象为......
战国、秦、汉时期,"农本"经济定型发展,国家政治趋于一统,关于自然季节变化的地方性经验知识、列国诸侯"时宪"和诸子"时政"思想,在......
中国古代灾异理论成立于时令反常基础之上,但占据正史《五行志》极大篇幅的违时灾异,至今未见学界专门探讨。通过梳理早期时令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