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相关论文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共100卷。是印度大乘佛教兩大學派中瑜伽派的基礎性論書,也是中國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現發見於敦煌藏經洞的......
本文以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十卷本)、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九卷本与一卷本)、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至卷五......
《瑜伽师地论》,玄奘译,共100卷。是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现发见于敦煌藏经洞的......
敦煌文献中《瑜伽师地论》及其疏释之作共有200多号,包括敦煌僧徒记录唐代高僧法成讲述《瑜伽师地论》的听课笔记《瑜伽师地论手记......
<正>十二、识知四重利世间,僧俗学戒趣菩提不仅出家人要学戒持戒,在家居士也应当学戒持戒,由戒得智慧、持戒生安乐,如《瑜伽师地论......
本文考察了《瑜伽师地论》对早期佛法的解释,认为这一解释显示了众生将五蕴执着为"我"的原因在于法能够在种种因缘作用下相似流转,......
<正>导言尽管在相对较晚的文献中,经量部(Sautrāntika,或简称为"经部")与瑜伽行派(Yogācāra)被当做不同的派别,常与说一切有部(......
本文研究主要是以印度大乘佛教中期,瑜伽行派之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之「菩萨地」为范围,来探讨大乘唯识止观之理论基础......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疏理和分析《瑜伽师地论》关于时间结构的思想,并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时间结构进行简要的比较。瑜伽行派把客观时......
<正>《瑜伽论劫章颂》,简称《劫章颂》,为唐窥基就《瑜伽师地论》卷二所述世间成坏之部分,以七言颂文形式,而加以总结阐述。该《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