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相关论文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年撰写的一篇重要美学论文。鲁迅的几乎所有主要美学观点在这篇论文都得到了最初的表述。《摩罗诗力说》标......
鲁迅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其多次有意义的“拿来”是分不开的。厨川白村及其论著是鲁迅一次有意义的“拿来”,“五四......
独特的悖论式语法结构是《野草》的基本结构模式。该模式是鲁迅自觉实践《苦闷的象征》文艺思想的表现。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能够......
厨川白村命运多舛,却因而一举成名.其人可敬,其说尤可鉴.因此,鲁迅大力译介该书,并在自己创作中发生重大影响:一是弗洛伊德学说的......
经鲁迅的译介,日本近代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在中国赢得了近百年的读者。然而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们似乎并没能真正理解这位文艺批评家......
鲁迅自1925年翻译《苦闷的象征》以后,在译文中大量使用语尾词"底",并形成"底的""底地"连用,成为鲁式"硬译"的一个特点。鲁迅对这......
胡风批评理论建立在“三根理论支柱”之上,汲取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理论资源,又受到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的原因为:《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是被接受的基础,......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中日文学交流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大逆转。甲午战争后,日本国力日益强盛,吸收西方文化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中国开......
厨川白村是日本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和思想家,曾活跃于大正文坛,其文艺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近代的恋爱观》(1922)......
<正> 在鲁迅留下的文字中,几乎半数左右是翻译。对于鲁迅来说,翻译外国文学理论与作品的意义决不限于对其他民族文学及其观念的一......
由于鲁迅的翻译和热情传播,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鲁迅翻译《苦闷的象征》的直接动机......
<正> 在今天的日本,了解厨川白村(1880—1923)的读 者越来越少,学术界也很少有人提及这位曾经以《近 代文学十讲》(1912年)、《出......
<正> 一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我爱读的书之一。鲁迅和丰子恺先生当年都曾热心地把它译介给国内读书界。对于......
【正】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评论大都渲染"五四"文学革命发动时期的批判气势,欣赏和推崇那种直言不讳的控诉和表白方式,习惯以作品......
一、弗洛伊德学说的传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再次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学说的翻译如雨后......
鲁迅先生当年在北京各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是人们所熟知的,那讲义便是《中国小说史略》。其实,他还讲过一门文艺理论,当时也很有名......
鲁迅在五四时期所译《苦闷的象征》对中国文学界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其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鲁迅进行文本选择的动......
丰子恺以漫画散文著称,他的《子恺漫画》出版于1925年,《缘缘堂随笔》出版于1931年。但也有翻译集多种,最早出版的是翻译日本文艺......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
厨川白村 (H .Kuriyagawa ,1880——— 192 3)是日本大正时期 ( 1912——— 192 6)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文艺思想家 ,其主要著作有《近代文学十......
《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呼应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由“呐喊”向“彷徨”的时代转型,其现代性文艺思想填补了五四文学主体性理论......
【正】 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年富力强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罹难于关东大地震的镰仓海啸之中。他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的手稿—......
《野草》的整体感情基调都是非常低沉的,鲁迅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不谋而合,它对鲁迅《野草》的创作具......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可以说,鲁迅的翻译不仅影响了他人,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思想形成及文学创作......
摘 要: 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提出:“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1](22)在......
鲁迅将《补天》的创作意图阐释为:"取了茀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这一阐释不仅成为后人解读《补天》的重要......
<正> 鲁迅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活动中,从当时中国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曾在二十年代先后翻译了日本资产阶级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共二十四篇,其中有七篇以“我梦见我自己……”开始,这样密集的写法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达到了某种极致。......
胡风的文艺理论较多地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厨川白村的文艺心理学的影响,柏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直觉”概念及厨川白......
鲁迅、周作人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以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文艺论著《苦闷的象征》为一个原点,挖掘其对于鲁......
《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遗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关注。由于鲁迅等人的积极译介,厨川白村及......
<正> 一、前言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关系,一直有人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研究;但是,从比较文学的观点来研究,则刚刚是开始.我认......
<正>《苦闷的象征》是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遗作,在作者过世后经其弟子山本修二编定,由改造出版社于1924年2月印行。1921年1月......
厨川白村命运多舛,却因《苦闷的象征》而一举成名。其人可敬,其说尤可鉴,因此,鲁迅大力译介该书,并在自己创作中发生重大影响:一是......
【正】 三、《苦闷的象征》对《野草》的影响——影响关系的具体表现首先让我们看看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这是通篇的宗旨.......
五四新文学是中国五四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五四运动中思想和文化启蒙运动中既是重要的工具也是成果之一。新文学的产生于发展离不开新......
【正】 鲁迅的散文包括杂感、小品散文和散文诗三大部分。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散文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
试论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深层突破郑仁霞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全世界负有盛名的学者,他在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方面有杰出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