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相关论文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的佛教思想,十分丰富,且富于创新精神,但学界对其思想的研究往往只停留于一般性的介绍上,浅尝辄止。......
当前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从而导致对自然的无所顾忌的践踏和掠夺,而古老的天台学中则蕴含着疗治时蔽......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
牟宗三在《佛性与般若》一书里,所描述的佛菩萨境界是一菩提心即寂即照的圆融无碍的自由状态,从美学视域来看,亦是一审美境界的极致状......
无情有性说是天台九祖湛然的重要思想,湛然从三因佛性、'真如不变,不变随缘',色心、依正、三身不二的角度论述了无情有性......
佛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对话之处在于本体论;康德将时空从本体论中剥离出来而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而天台宗的时空观仍然滞留于本体论的......
天台圆教实质的开创者智顗大师,临终时曾诵念弥陀名号以往生西方净土。智顗此一临终事迹,日本学者安藤俊雄解读为因为智顗修行天台......
智(山己页)的“一念三千”是哲学上“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命题,即主体运用“一念三千”的图式,通过“一心三观”的正、反、合过程,......
智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其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一念三千"的实相论,主张以融摄及联系的观点整体看待生态系统,超越人类中......
<正>《念佛论》是倓虚法师一篇专门探讨净土法门的讲记,虽然内容是为初机学佛者,略说念佛求生西方弥陀净土之殊胜功德,但字里行间......
<正>佛教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烦恼痛苦的解脱,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其关注的思想主题。但佛教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对于......
日莲对《法华经》“一念三千”的继承(日)渡边宝阳序《法华经》经过中国传到日本以后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圣德太子著《法华义......
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个人中心主义"者在"一切皆为我所用"思想的驱使下......
<正> 日莲宗是从天台宗分出的,故从其法脉之外相承而言,就迹门相承说,是从始成正觉的释迦牟尼佛付嘱迹门《法华》的药王菩萨,传于......
天台智顗所说的止观法门可说是最全面的实践成佛之道。其止观理论包括三种,即渐次、不定以及圆顿。智顗将圆顿止观视为证悟实相真......
在天台宗智者大师笔下,生灭示现之"意"与圆妙具足之"境",两者非生非含、无前无后、互具无痕,其"一念三千"有关意念与境界的联合表......
《法华经》与一念三千说方立天一念三千说是天台宗人依据《法华经》等有关思想,吸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经过综合创造而提出的极其重要......
龙树以双边遮遣的中道思想提出不执空以否定有、不执有以排斥空的空有相摄的二谛理论。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大师上承龙树,师事慧......
智者大师“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是印度佛教嫁接到中国本土以后经过本土文化的排异与融合所结出的第一批理论果实。智者“一念......
<正> 关于中国哲学究竟有没有主体性或主体思维,学者们提出了不同意见。根据蒙培元先生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应当是完全肯......
<正> 天台宗是我国隋唐期间出现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化特点,又以特有的教理和实践而盛行于世,它建立以后,形成了......
本文讨论天台佛学的止观学说中,思想与实践的独特关系.止观学说与主客体认识论不同.它有一个不起思量分别的实际精神过程.作者从语音分......
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施东颖释延寿(公元904—975年),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幼读《法华经》。三十岁出家,先投四明(宁波)翠岩禅师,后入德韶门......
据传说佛教传入日本是公元522年(继体天皇16年)。中国南梁人司马达等人来到大和(今奈良县),在高市郡坂田原结草庵建寺,安置佛像进行礼拜。这是......
在中兴天台的理论贡献中,天台九祖湛然明确提出了他的“理具三千”说。在这一学说里,他拈出了一个“理”字点示了智者大师一念三千说......
“一念三千”是智晚年的“终穷究竟极说”,是天台宗实相论的经典性表述,也是天台宗哲学最重要的理论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构成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