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意格相关论文
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是在清同治时期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从内部来看,太平天国及其他大规模起义威胁着满清统治的根本基础......
福州船政局是中国最早的军事生产单位,由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军工企业学堂,它培养了中国最早的造船、驾驶专......
论洋务派经营军工企业的主导思想与御侮主旨施渡桥关于洋务派与近代军事工业问题的研究,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有......
近来,有关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的传闻,成为关注的焦点。航母是现代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象征,早在清代,中国就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军......
这里选刊沈葆桢信札 1 2封 ,均系根据其亲笔原件。沈葆桢 ( 1 82 0— 1 879) ,字幼丹 ,福建侯官(今属闽侯县 )人。 1 86 6年任福建......
【正】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向欧洲大陆陆续派遣海军留学生。最早建议往欧洲派遣留学生的,是船政大臣沈葆桢。他在一八七三......
评价一名军人的最好地方,应该就是战场,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丰岛的战场上,看看林国祥和广乙舰的表现吧。我个人以为:广乙舰虽然最......
<正> 李鸿章曾在“海防议”后的数年间执意拒绝向外国购买铁甲舰,致使清朝外海水师的形成被推迟了数年,这几年中,李鸿章与沈葆桢之......
从马尾港出发,沿闽江东行约百里,便入烟波浩淼的东海。小镇马尾,因为造船而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曾经的远东第一船厂——马尾造......
<正> 福建船政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它是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民国时称为福州船政局,北伐军入闽后改称海军马尾造船所,以后......
【正】 洋务运动时期,许多工厂都雇了洋匠,购买了外国的机器设备及材料。对于这些问题的评价,有人斥之为“崇洋”“媚外”,也有指......
<正> 和许多落后国家一样,中国是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下开始自己近代化的历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中国被迫向外部世界......
<正> 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左宗棠奏请创设的福建船政学堂(原名“求是堂艺局”)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1877年(光绪三年),洋务......
<正> 福建船政学堂,也名求是堂艺局。1866年12月23日(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七日),它伴随着福建船政局的创办而诞生,是一所“随厂学堂”......
<正>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他的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微观分析沈葆桢创办船政之举,对于宏观认识福州......
<正> 晚清海军留学生作为由旧式“水师”向近代海军转型的崭新群体,在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本文拟依中国第一历......
<正> 福建船政局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办的41年间,从产生、扩展到衰败,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其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工商、军事、外交上向西方的求援,固然无法挽救清朝于将倾,但路径是明智的,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道统”中,是迟来的觉悟。清......
以前学者对洋务企业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福州船政局自它创办以来,特别是从辛亥革命前后起,一直是历史学者......
1950年12月,罗尔纲奉命在南京筹办太平天国革命史展览,以纪念1951年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在罗尔纲主持下,工作人员采用在图书馆摸......
清末福建船政局的技术引进郑剑顺清同治五年(工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专门制造轮船的工厂。清朝统治者鉴于西方列强的......
<正>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请进来"与"走出去",从来都是推动一辆车子前进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车子都难以前行。在近代海军人才......
近代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是继幼童赴美之后的又一次借异邦以育才的举动,其延续时间长,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在中国留学史上具有重要......
【正】 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是十九世纪后期近代中国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八六六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
本文提出的福建船政主体建筑,主要由行政体系(船政衙门、官厅池和正副监督寓所)、教育体系(正监督寓所、前学堂、后学堂)、生产体系(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