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损益律相关论文
摘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正经受着深重的考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音乐作为强势文化挤占中国传统音乐......
近年来 ,有的学者对中国的三种传统音阶形式———雅乐音阶、燕乐音阶、清乐音阶提出疑问 ,认为三种音阶形式并不存在。本文通过对......
周文中的管弦乐曲《渔翁》是根据南宋琴人毛敏仲的古琴曲《渔歌》改编。但中西音乐不仅是在乐器制作、作曲技法和律制上由于受到不......
中国古代数理音律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均钟之律、三分损益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古人以音乐实践为基础,以数理原理为依据,发明了沿......
王朴律的提出在我国律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然而,20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学家们对其解释却是各不相同。从王朴律的音分数和弦长数可以......
【编者按】中国音乐的学术研究,近百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有各家之言,有各种论点。为了总结成果,理清思路,本刊特设“音乐学术述......
<正> 引言 1885年,埃利斯发表了《各民族的音阶》。这篇论文标志着民族音乐学(当时称“比较音乐学”)领域中又出现了新的研究课题......
【正】 古琴音乐所用律制有二,一为纯律,二为简律,或称三分损益律,而二者均为不平均律。琴面上螺甸制的圆点称为“徽”域“晖”,为......
摘要:中国乐律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二律名、汉代的《淮南子》、唐代的燕乐二十八调、宋代的十八律至明代朱载堉的“......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
荀勖制定笛律,引起后世众多关注,吕才制作尺八,后世无人研究,究其原因,荀勖"笛律"《宋书》《晋书》记载甚详,而吕才所设计的"尺八"......
古琴记谱自《大还阁琴谱》(1673)开始全面使用徽分,陈应时教授认为这“标志着古琴音乐全面进入三分损益律的历史时期”。但是,《大......
该文分析了古琴琴弦振动的物理基础,并介绍了古琴散音、泛音、按音的物理描述以及音色特点。在古琴的物理基础上,分析了古琴五音十......
1984~1987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黄河中游与淮河之间的舞阳贾湖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龟铃与骨笛,为追溯我国音乐文......
本文通过西汉至今历时两千来年讨论不休的三分损益律"仲吕不能复生黄钟正律"乐律著述链对照明朝朱载堉明确提出"仲吕复生黄钟正律"观点......
三分损益律和五度相生律作为中国和西方的"乐律之祖",既有相同也有相异的地方。本文拟采用比较学方法,对其生律法、名称、内涵等方面......
异调和声配置是我国民族调式和声手法的一种特殊技法。恰当地运用,能极大地丰富乐曲的音响,使其获得新鲜的色彩效果。异调和声配置的......
先秦乐律的历史流变(上)崔宪崔宪,男,1954年生。1978年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习,毕业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音协工作。1986年考取武汉音乐学院作曲......
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魏晋以降,随着琴徽的使用和记谱法的改进,对古琴形制、调弦定律、旋宫犯调等问题的理论探讨也逐渐由寡......
“气——阴阳五行”论与《周易》理论所渗透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哲学观是近古时期七弦琴泛音研究理论产生之根本所在,一方面......
从两汉到明代,对于有品弹弦乐器而言,始终没有出现过类似对琴的弦长、徽位音、按音等具体尺度的记载,直至清代乾隆御制《律吕正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用数学的观点研究律学的三种途径:各种律制的生律法,数字基础以及各种律制发展变化的动力和过程,并在其中介绍了音......
通过对淅川下寺1号墓编钮钟的音程结构、音程之律制归属及宫调归属三方面的分析判断,初步得出如下结论:该套编钟双音音程结构是以......
期刊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战国末期成书、被东汉高诱称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古代宏篇巨著,全书体例先后设“十二纪”、“八览”、......
【正】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产物的音乐,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深......
前不久,在我年过八旬之后获得了第26届小泉文夫音乐奖,这是在我学术生涯上从未预料到的一件事,因此感到特别的荣幸。这次小泉文夫......
古龟兹音阶研究吕冰从四世纪吕光灭龟兹开始,龟兹乐位陆续传入了中原。到了隋、唐时期,便在空前繁荣的俗乐活动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
<正> 本文拟对曾侯乙墓战国编钟的音律作一初步探讨,以了解当时乐律中的某些问题。因笔者限于业务水平,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
中国古代乐律理论的重现陈其翔陆志华中国古代以数学计算方式规定的律制,要数三分损益律为最早。有史籍记载,如《管子·地员篇》,《吕......
《管子·地员篇》中的五行说李纯一据夏纬英先生的研究,《管子·地员篇》是战国时期有关生态地植物学的一种著作①。本文则拟就其中......
<正> 在我们的高等音乐教学活动中,也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应有一个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教师在提出某一说法时,应经过审慎、细致......
<正>新法密率是朱载堉对中国律学乃至世界律学的巨大贡献,由此产生的十二平均律,由于早于欧洲若干年,也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重......
<正> 四、夏尺考最早提到律与度量标准之关系的典籍,是《尚书》.古代研究律度计算问题的诸家,一般也都相信其中提出的"同律度量衡"......
<正> 十二平均律,作为一种律制的理想,从它的产生到其实现,经历过一种漫长曲折的道路,在我国传统乐律学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