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六十律相关论文
“同均三宫”理论的提出已经整整四十年,虽然“问题笔谈”与“专题研讨”未曾间断,但是,由于对“史料”的误读误解,各种“伪证”层出不......
沈知由著《中国音乐史纲要》原是一本提纲挈领式的讲稿。此书不仅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而且在诸多领域,沈先生并不囿于前人的说法,而有......
十二旋宫不能还于黄钟,是一个历史难题。也是笔者设计三律电子乐器的一大障碍。意、法、荷、日四国的研究者均以纯律音系网为基础,......
先秦乐律的历史流变(上)崔宪崔宪,男,1954年生。1978年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习,毕业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音协工作。1986年考取武汉音乐学院作曲......
南宋理学家、乐律学家蔡元定在其《律吕新书》中提出的十八律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中外学者关注。作者围绕目前学界对于蔡元定......
班固撰《汉书》中提及"卦气"整体的卦数已公认为六十四卦,若同书不同版本中出现"六十卦"者,应予校正,颜师古注本亦不例外。周雨廷......
期刊
<正>东亚乐律学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5日至9日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东亚乐律学学术研讨会是由韩国国乐学会发起的立志研讨......
流传逾两千年以上的“律历合一”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独有现象。其博大繁复的理论构架一方面浸润着历代饱学之士......
<正> 潘怀素先生是中国音乐研究所原特约通讯研究员。他从一九五二年开始研究隋唐燕乐和民族乐律。十年动乱中,潘先生在常人所不能......
<正> 引言问题发生在科学和艺术之间,也涉及东方、西方之间。艺术理论中有涉及科技问题的部分,常被当作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来对待......
"京房六十律"是按照三分损益法产生的,其律数均有实数、律数和准律数三种表达方式。历代各种版本《后汉书.律历志》所列的上述三种......
<正>引论在中国乐律学史上,汉代京房的六十律理论是一个有过争议的学术话题。时至今日,关于京房六十律的理论亦未能得到更为深刻地......
汉以来,三分损益十二律有两种生律方法,一种是"蕤宾下生法",其结果是大吕、夹钟、仲吕短于清黄钟;另一钟是"蕤宾重上法",其结果是......
“音差”是指相邻两律或不同律制相同音程之间微小的律高差。“京房六十律”中存在着三种音差:(1)23.46音分的“京房最大音差”;(2)......
"究天人之际"是两汉学术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时代命题,而两汉"易学"处在回答这个时代命题的中心论域,这一学术源流在《易传·说卦》......
<正>律学是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律学不仅是数度之学,也不仅只是属于音乐,它还......
黄翔鹏先生“同均三宫”的理论是对传统乐学的科学总结。本文循黄先生“同均三宫”理论予以阐述 ,并以唐代贞元年间在成都创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