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通史相关论文
<正>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元帝国征服了欧亚许多民族,使其统治范围横跨欧亚两洲,中......
一直以来就想写一写刘半农(1891—1934)翻译的《苏莱曼东游记》。倒不是因为译者或原作的名气,而是觉得根据人们目前已知资料,这个......
赴英德法图书馆抄书的向达群忠向达(1900~1966)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图书目录版本学家,又是北京大学一个身教言教并重的名教授,中......
《元秘书监志·回回书籍》元代工士点商企翁纂《元秘书监志》卷七篇名。收录至元十年(1273年)北司天台所用22种回国籍书(195部)目录,及回回天文仪......
方豪 ( 1 91 0— 1 980 )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天主教神父。他学问精深、治学严谨 ,精通拉丁文、法文 ,尤矢志专治史学 ,造诣甚......
本文是对《阎宗临史学文集》及其他著作的简单评介。论述从三个方面展开,即世界文化吏、中西交通史以及笺注。贯穿在阎宗临史学研究......
中西交通史是齐思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他在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史、匈奴西迁史等问题上取得了开拓性贡献,反映了他敢为人先,努......
【正】 向达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敦煌学和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研究上,做了拓荒性的工作,取得卓异的成就,引起中外学术界人......
[摘要]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向达先生一生严谨治学,勤于著述。其治史领域广泛,尤精于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主持史料编纂,致力奠......
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出于耶稣会传教事业的需要,1613年,时任在华耶稣会会长的龙华民(Nicolaus Longoba......
向达,字觉明,亦作觉民,方回、佛陀耶舍(即觉明的梵语)是其笔名,1900年2月19日生于湖南溆浦县,成长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但在其母苦......
笔者对近代(狭义)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一向颇感兴趣,但多半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当初读到方豪先生的《中西交通史》,很是为老先生......
民国史坛积极建设中西交通史学科之时,亟须外人成果。欧美、日本学者从事中西交通史领域研究,比国内学者早近半个世纪,成绩卓著。若言......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汉学的发展及国人对汉学的研究,以期说明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国学者对“汉学”的认识与借鉴,不仅在本土对象......
作为一门专门的、有系统的、近代意义上的学科,中西交通史研究风气的兴起应肇始于19世纪下半叶。它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史学思......
向达(1900-1966),字觉明,湖南溆浦土家族人,著名历史学家,以研究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而闻名。向达为人耿介倔强、清高孤傲,1949年的一份有......
<正> 1986年写《米芾氏族和宗教信仰的疑问》(发表于《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曾推想米芾是火祅教徒,又从陈垣《火祅教入......
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里,日本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进行了多领域、有成效的探索,推出了许多有影响的著作,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与不......
1930-40年代,郑师许活跃于中国史学界,以研究考古学、古文字学、中西交通史等闻名。在中西交通史领域,首先,他较早完成中西交通史......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2018年底,在中国台湾和西班牙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闽南语一西班牙语历史文献系列丛书”(Hokkien Spanish......
<正>重温"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遗产,发掘与弘扬中华先民的海洋开拓精神,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
课程论文是历史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论文的质量逐渐成为影响历史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以"中西交通史"......
第一章简介阎宗临生平。第二章主要介绍阎宗临中西交通史研究。重点研究阎宗临在中西两种文化上的研究成果。阎宗临留欧多年,对欧......
<正> 中国很早就重视同周边的地区、国家发展关系。自神话般的周穆王西游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整个几千年的漫长古代社会都有关于遣使......
中国历代拥有丰富的记录周边国家、地区的文献史料,官修《二十五史》的列传中保存了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大量记载。此外......
<正> 中西交通史,研究的是中华民族同西方各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中西交通史”一辞,最早出现于本世纪的二、三......
郑和七下西洋是明初盛事,也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滥觞.记载反映涉及下西洋的典籍文献很多,还有明人讴歌下西洋的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
在研究中外关系史的过程中,向达十分重视资料的作用。他不仅搜辑、整理了流亡国外的大量史料,而且主持整理出版《中外交通史籍丛刊......
悬泉汉简是一个宝库,是一个可以和藏经洞媲美的重大考古发现。悬泉汉简不仅保存了众多的关于邮驿制度、西域问题的材料,还保存了诸......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宦官杨良瑶奉命出使黑衣大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正式外交使节.他的成功出使,结成了唐王朝......
<正>2010年12月22—23日,由暨南大学、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向达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唐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力作。它首次就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之间的关......
期刊
近代日本的东洋史学研究辈受世界各国汉学家们的关注,而京都学派的研究更是表现突出,并赢得了汉学界的无比尊重和关注。作为东洋史......
在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俄国汉学家裴智乃耳德(Emil Bretschneider,1833—1901)重视中国本土文献,形成"中国取向"的学术风格,在海外......
向达(1900—1966年),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他主要从事中西交通史、敦煌学、边疆民族史学等......
《史记·大宛列传》主要记载了西汉王朝鼎盛时期一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一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一个是张骞通西域,另一个是李......
张骞大夏所见邛竹杖即灵寿之木考──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疑案箫兵《史记·大宛列传》张骞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
方豪 (1910 -1980 ) ,字杰人 ,笔名茅庐、绝尘、圣老 ,浙江杭县人。我国现代著名史家。 193 8年协助于斌办《益世报》。 1941年起 ......
中国对中西交通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抗战爆发前就出现了以研究中西交通史而闻名的史学家张星和向达先生,且两人都有著述问世。但由......
20世纪上半叶,中西交通史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渐已确定,出现了专业性研究群体,学校教育中设置了相关课程,形成了一套适于其学科特......
【正】 突厥系中国北方历史上的游牧民族。论者说它凶残、野蛮、虏掠中原和西方各地,“阻塞中国与西方交通的道路”,是历史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