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对话相关论文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知识传授为第一要务,教法上多以讲述法为主,甚至有人提出,好的历史老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
新时期,回眸上一个世纪之交,一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中国现代美学的开端是以王国维的出现为标志,王国维......
话题一:大数据本质上是未来组织的大脑吗?rn胡季强:离开数据没办法生活rn我们已经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可以说,离开数据没有......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研究,在本世纪初还是一门显学,时至今日,诠释学研究已然退去了曾经的喧嚣,因此,没有对诠释学研究的执着与热爱,是......
(2014年5月10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和中国哲学研究室举办室际研讨会,主题为“直面中国道德传统”。以下内容节选自这次......
本文以马克思全球一体化理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当今全球化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作用,进而谈到衡量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文化产业领域......
本文主要从问题意识,基本概念范畴离析与中西诗学比较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读了《比较诗学导论》这本书的一些基本看法。
This ......
近几年,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倒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霸权式冲击,你方唱罢我......
“五四”以来,以诗文评为体系的中国传统文论基本退出了文本阐释的场域。西方话语的大面积空降,在推进中国文论建设的同时,日益影......
法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制度中的一支强劲力量,自汉代以后,在话语层面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儒、法、道分别提供的道德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入西方文论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古代文学理论分析当前......
古今对话与中西对话是中国文论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出来的思想方法。"历史还原"的唯物辩证原则与"意义还原"的现代性视阈相联结应成为还给......
中国传统诗学重感悟、重体会,西方诗学则体现出较强的理性和逻辑性。文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影响,探源异质文化下中西文论......
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但是,对于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英译状况,国内学界却......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在2006-2010年间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对话与整合○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工作者之多,可能占世界第一位。因为与外国的高校同类的系科不同,中国高校的中文系......
长篇小说《鸠摩罗什》虽取材于历史人物,但仍延续着徐兆寿自《荒原问道》以来对知识分子主题的思考和探索。在小说中,鸠摩罗什兼具......
自从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学升格成为一个门类以来,已经整整5年时间了.应当说,艺术学升格成为一个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
从抗战时期宣扬先哲的人生哲学到晚年域外宣讲中国人生观,方东美始终坚持中国文化本位主义和民族自尊意识。他在中西多元对话中不......
文章结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新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其中包括:由对古代音乐美学史料的考......
在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期,陈季同描述的"家庭中国"、辜鸿铭塑造的"道德中国"以及林语堂想象的审美化的"人文中国",向西方展示了......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他受到市场与艺术体制的双重推崇。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和困惑。本文......
<正>进入20世纪,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使得文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的现代品格。一方面,众多学者......
<正>一、关于人的生存情境的一种描述曹文轩的《前方》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我总以为多少有点欠妥。......
新时期中国现代音乐 (“新潮音乐”)中的中西对话 ,与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调和主义”、中国新音乐的“民族化”有着渊源关系。但主......
<正>写下这一题目的时候,我的思绪仿佛又被拉回到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1994-1997)。那个时候,我们许多学者都在讨论中国古代文论的"......
《功夫熊猫》所获得的成功无疑是巨大的。梦工厂把代表中国的"功夫"和"熊猫"结合在一起,以"中国文化"为名打造了一场绝佳的视觉盛......
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问题讨论而兴起的关于文艺学学科边界的争鸣,构成了当代批评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
中国和平崛起的表层是经济奇迹,中间层是制度优势,深层则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效应和道家的平衡机制的有机统一在起作......
中国文学是用汉语所创造,汉语由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演进中,主要是在中西互动中按西方语言的模式进行,其演进在有功劳的同时,也遮......
作为独奏乐器,大提琴这件外来乐器如何更好地演奏中国音乐作品,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这一直是中国大提琴界讨论的课题......
阐述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对话”思想,认为无论是以问“道”为旨归、以“和”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式对话,还是以“理念”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