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汉学相关论文
左传学发展到清代,顺应清初以来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倡导的征实考证学风,大体沿着精审考据的路向继续发展,并且从注重三传同......
焦循手批《孟子注疏》为其所批校《十三经注疏》之一,本文旨在对其内容进行考述,通过分析针对不同内容的批语,并参考焦氏所著《孟......
乾嘉汉学宗汉儒旧训,在清代春秋左传学领域对杜注无休止的攻伐不仅仅是由于汉注和杜注的对立,也是学术规范的对立所致.杜注尚“简......
语文版选修教科书的"附录"应当增补.本文概述了中国儒学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依历史的顺序,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一、先秦;二、两汉;......
从对明清三大学术思潮即明末心学、乾嘉汉学、近代新学的分析研究,可以认定明清学术思潮的特质,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理性思考和探......
作为清代学术代表的乾嘉汉学,每以"实事求是"的治学口号相标榜。以东吴惠氏为代表的吴派汉学和以戴震、凌廷堪为代表的皖派汉学及其......
国思想史上,十六世纪是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学者的学术研究,或主程朱理学,或主陆王心学,经典诠释以体悟本心为范式.然而每一个时代......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其与学术传播和学派传承互相作用。清代宁国府毓文书院变迁与乾嘉汉学发展两者很好地呈现了互......
程朱理学作为元明以来的官方哲学,在清代已呈衰落迹象。清初,在康熙帝的大力提倡下,程朱理学也仍然居于学界的统治地位。然而,自乾嘉汉......
在乾嘉早期,惠栋融个性、家学和时代思潮为一体开创了吴派汉学,成为乾嘉汉学的典范性人物,堪称一代师。他对于乾嘉学术乃至整个晚......
阮元在清代学术史上主要以考据学成就而著称.但是,他与今文经学也有关联.他不仅为庄存与和孔广森等的著作作序表示推许、予以资助......
"汉学"这一学术名词不是清代所独有的,它本身就有不同的内涵和较为清晰的历史演进过程。清初以惠栋为首的吴派汉学,乾嘉时期极盛的皖......
清代今文经学浅论丁原明晚清时期,脱胎于西汉社会的今文经学,曾一度受到重视和提倡,并被某些有识之士作为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工具。下......
乾嘉汉学作为清代中期官方推崇的主流学术,与文学呈现出某种同构之势,涉及到三个层面:文人与学者的兼容、汉学介入文论话语及文学创......
儒学在宋明理学之后产生了以考据为学术中心的乾嘉汉学,一般认为乾嘉汉学的学术旨趣只集中于音韵、训诂等一系列的考证层面,然而需......
清乾隆以后,研究经学的学者大多标榜“汉学”之名。其所谓汉学者,往往指的就是毛《传》、郑《笺》之学。而被称为乾嘉汉学殿军的阮元......
乾嘉汉学兴盛的根本原因是学术原因,文字狱等的影响尽管很大,但并没有决定乾嘉汉学的性质,这一事实应该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
章太炎是乾嘉思想的继承者,其对于乾嘉汉学的论述成为后世理解清代哲学的规范。章氏的汉学论囿于固定的理论前见,对乾嘉汉学的兴起......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主要展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其实就是"实事求是者",就是经学所蕴含之真理的"辩护......
在中国的经典阐释谱系中,乾嘉汉学家首次将"实事求是"普遍接受为一种基础性的治学理念。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所面对的......
相较于宋明儒学,清代儒学有着反形而上学的精神转向。乾嘉儒者主张圣人之道具于礼乐制度,社会制度的组织结构优先于心统性情的性理......
嘉道以来,随着内忧外患的社会政治危机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思想传统从整体上面临着挑战.这种挑战来自西方,也来自中国本土,......
本文以清代四大才学小说之一的《镜花缘》为研究对象,通过将之置放于其时代背景——乾嘉汉学的视域之中,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考察......
<正>陈祖武,祖籍湖南茶陵,1943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5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于明清两代不同学术典范的转换及其成因,人们或以清代文字狱的打击来说明,或诉之于明清改朝换代的影响,本文从理学思潮的基本任......
“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罗志田从中国学术史发展演化之内在理路看,民国初年有一个显著的现象,即经学从学术中心落向边缘而史学从......
Hui Dong achieved fame as an early champion of Han learning. His promotion of Han classicism, method of starting from w......
考据基本是一种方法,在清代较长时间里却成了几乎涵盖一切的学名。这并非学者有计划的创设,而是一个在特定学风影响下自然形成的历......
乾嘉之际,张惠言在和钱伯坰、王灼等人的交游中,受到桐城派文学思想的熏陶。但他又超然自悟,由追求"明道"而转治儒经,成为精研《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杨以增是清代道咸时期的著名藏书家,他在学术上主张以汉学为主、会通汉宋,在藏书上则经史并重,重视珍善本的收藏,并刊刻了大量书籍......
程瑶田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前人多注重其训诂名物之学,而很少研究他的义理之学。程瑶田将《论学小记》置于《通艺录》之......
论左宗棠的文化思想孙占元左宗棠向来以"一介寒儒"自称,表明他把自己纳入文化人的圈内。在其文化思想中,他既表示要"纳轨躬儒行",主张",洛以......
"实事求是"虽可作为一个普遍的理念或方法,但在儒学传统中,只有到了乾嘉时期,它才被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而得到广泛强调。乾嘉汉学......
阮元在出任两广总督期间多次莅临肇庆,不仅赴肇阅兵,修建总督行台、炮台等,而且檄修《肇庆府志》《高要县志》等地方志书;其于广州......
乾嘉及其以后,人们多以"实事求是"之学来界定清学、尤其是乾嘉汉学,借以凸显其治学的客观精神或科学精神。对于这一界定,并非完全......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可以视作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在阐释学的视域下,这一命题或可细分为"实事求是者"(阐释主体)、"......
乾嘉考据学派,在中国封建主义的学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个学派的一群学者,有的以治经著称,有的以考史见长,有的以小学名家。......
<正> 惠栋(1697——1758年),字定宇,一字松崖,元和人.乾隆十五年(1750)被召举经明行修之士,未及进而罢归.惠氏三世洽经,其祖周惕,......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惠栋标汉帜于吴,戴震集大成于皖。然其治学宗旨相同,故于......
乾嘉时期,汉学盛行,经史考证风靡士林,但两朝学术差异也值得注意。嘉庆初年以后,宋学渐趋复兴,经世致用传统重新彰显,汉宋调和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