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助词相关论文
从时体特征、言者态度表达、分布语体几个方面考察唐宋三部语料中事态助词“来、了2、了也”功能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其主要差异......
本文首先通过对明清文献的考察,对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有两点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意见:一,事态助词"来"不限于过去事件,可......
摘 要:汉语普通话中,位于句末的“了2”是事态助词。从本质上来看,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态或状态的变化”;在具体语境下,它也可以解......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表示“近经历体”的句末助词“来”的用法十分普遍。据一些研究材料记述,在后来的助词系统调整中,“来”的这种用......
《元典章·刑部》中共出现事态助词“去”13例,较多地用于表达情状已经完成或实现,且以表因果关系的条件复句居多,表达情状即将出......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关系、语法意义都要通过虚词和词序来完成。在众多虚词中,助词“了”是语法研究中长期受到关......
事态助词是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一个助词小类,主要有三个1,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其中之一的“去”.rn一、“去”的语法意义及功能rn这样......
[摘要]本文讨论临沂方言中助词“来”的主要语法功能,强调其具有体的意义,而这种体的意义从近代汉语相关助词研究的资料中可得知,是一......
晋南解州片方言“去”既可以作动词述语,也可以用于句末兼表趋向和事态意义:在行为动词后面,“去”的趋向功能与事态意义融为一体,......
凤翔方言中的事态助词“也”表达后事时,叙述将要进行的事件或新情况的出现,用于陈述句、疑问句,依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情态......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
摘要:本文考察了《金瓶梅》中助词“来”的使用情况,根据是否具有时体意义,把助词“来”分为事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并分别描写其在文本......
趋向结构“ V起0来”内部具有四种形式:“(V起)+0+来”、“ V +(起0) +来”、“(V起0) +来”和“V0+起……来”,而表达的意义主要有两种:表示将来......
“了”做为助词有两种:一为动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1”;一为事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2”。“了1”与“了2”都是由表完毕义的动词......
对近代禅宗语录中的"……处去来?"格式,一直存在认识分歧.本文从几部禅宗语录的用例出发,探讨了这种格式的结构形式、性质特点和语......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上高话属赣方言宜浏片。上高话的体标记与其他片区的赣方言大部分相同,但也有一些体标记的配置独具特色,......
《元典章·刑部》中共出现事态助词“去”13例,较多地用于表达情状已经完成或实现,且以表因果关系的条件复句居多,表达情状即将出......
包头方言中的“来”用法丰富多样,既可以作一般动词,也可以作趋向动词,还可以作助词。作为一般动词和趋向动词,包头方言的“来”与......
“来”在近代汉语中可以用作事态助词,它能表示过去、完成以及事物状态发生了变化等多种语法意义。但作为事态助词的用法,“来”在......
赣语上高话助词"来",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来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
本文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等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动词“来”和“去”的历时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大致模拟出了它们的虚化轨迹。......
文章从历史来源和共时表现两个方面分析现代汉语中“某地 +去”“V +去”“到 +某地 +去”中的“去” ,认为它是一个事态助词 ,表......
本文从"来"的初始语法化格式"V(+NP)+来"入手,详细探讨了"来"由实词演变为事态助词的过程,认为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在......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
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 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
句末助词“来”是一个具有方言特色的词,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仍然活跃在不同的方言区中。在清徐方言中,我们通过......
黔东苗语“yangx”是一个表示“实现”义的事态助词,表达“事态进程”而非“动态过程”,其语义可标示为[+现实][+完整];而在表时功......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着"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着"可以用作事态助词,表示"……的时候"或者"……以后",用作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