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相关论文
教科书是师生互动的载体,也是教师授课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及学生赖以学习的重要依据。随着二十世纪初期新式教育的展开和学生人数的......
张天明教授的专著《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首次对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
时值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之际,考试受到社会的更加关注。如何看待考试制度?如何改革当前的考试制度?人们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
历史教科书是我国近代学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式教学媒介,是我们把握近代历史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除中国史教科书外,20世纪20年代,我国还......
自章学诚《文史通义》有专篇论述“浙东学术”以来 ,梁启超、钱穆、何炳松、陈训慈、金毓黻、刘节、杜维运、朱仲玉、叶建华等学者......
内容摘要:何炳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出版家。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他的......
何炳松编撰的《外国史》教科书,是民国时期中国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对外国史关注、研究的产物。不仅在当时反响强烈,而且对我国当代历......
何炳松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和教育家。他较早引进西洋史学 ,并注意将西洋史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史学对比和贯通 ,对历史学中......
何炳松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出版家和教育家。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强调西方史学原理与传统史学的对比与贯通,在我国近......
何炳松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是“五四”前后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学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何炳......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以明朱农民起义为例,说明历史研究要遵循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方法,注意因果关系、时间先后......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明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发展模式两个方面,前者论述了地理影响历史与物质......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史学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论、历史写作方法论和史料处理方法论,包括重视通史义例......
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一书曾被称为使"章学诚其人其学从隐晦走向昌明"、"大大拓展了章学诚思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著作,实则在......
李大钊与何炳松都是20世纪上半期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在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李大钊比较系统地引进了马克思主......
何炳松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为史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从西方引入"新......
19世纪40年代前后,世界史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传入中国.到20世纪初期,我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学习研究世界史.但是,他们为中国世界史......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博古通今,学惯中西,何炳松先生不仅把美国新史学引入中国,使史学新思想面目一新,而且身体力行,著作等......
何炳松的历史观和史学观是其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历史、历史记载的区分和对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功用及历史学家的素质等的......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一位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郑振铎是一位对暨南大学的发展做出......
《通史新义》是民国时期新史学影响近代中国史学的代表性作品。该书是何炳松先生在结合西方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便中秀才,后进入金华府中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在校期间因成绩......
何炳松是民国时期学贯中西的史学家.他把西方"新史学"的阐释学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的义理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义理阐释方法.......
民国时期,何炳松《程朱辨异》从中国学术思想有儒道佛三家而将宋明理学划分为程颐、朱熹和陆王三大派入手,深入分析朱熹与程颐在师......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华人,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出版家。自1916年留学归来后,一直从事于史学问题研究和我国教育事业......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华人,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教育家。曾任教于北高师、北大,先后担任......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提出的 ,至 4 0年代初步形成。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产生的学术背景 ,与“史界革命”......
<正>吾生亦晚,无缘面见郑振铎先生,但我见过与郑先生颇有交谊的苏州文学山房旧书店老板江澄波老先生。江老先生知道我从福建来,特......
何炳松认为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紧密相联,可以以“历史”为中心将他种学科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来。以文学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可......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受战争摧残严重。为传承民族文化、拯救国家、复兴民族,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国高等院校冒着日军的炮火纷纷进......
李大钊与何炳松都是二十世纪上半期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在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人有着相似的国学背景和留学经......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对他的历史学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历史学界尚属首次。在历史发展学说方面,他提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广泛引进海外中国研究成果,仅专门丛书就有好几种,但这种工作迄今为止还远未完备,特别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
史学交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质,也是史学生命力之所在。关注史学交流,开展对中外史学交流的研究,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在当今,......
民国史家何炳松虽以译介鲁滨逊的《新史学》闻名,但与美国“新史学派”却存在相当程度的疏离。何氏对“新史学”的译述以偏概全,不......
<正>中学外国史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务运动期间翻译《俄国史略》、《各国史略》等作为外国史教科书,迈出了......
李惟果以鲁滨逊"嫡系"的身份来批判"学界泰斗"何炳松《新史学》译著。李惟果这篇批评更多的是针对何炳松的身份、地位,相应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