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语相关论文
蜘蛛崇拜是侗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到侗民族对太阳、祖先、灵魂、各种凶吉征兆的具有原始思维意义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为《汉藏语系上古音之支脂鱼四部同源字考》(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4期)的再续篇。写作目的仍在指出美国学者白保罗所建立排斥......
本文为《汉藏语系上古音之支脂鱼四部同源字考》(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4期)的续篇。写作目的仍在指出美国学者白保罗所建立的排斥侗台苗......
有学者认为南方方言中表"关养牲畜之所"的"栏"是古越语底层词。通过考察古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以及壮侗语中"栏"的使用情况,我们认......
本文通过侗台语的地支名"丑、午、未、酉、戌"的历史来源,探讨汉文化对侗台文化影响的历史层次。同时探讨上古汉语sN-辅音丛的演变......
根据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演变的理论,分“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两种类别考察黔东南方言与侗语、苗语的语法接触现象,认为:第一,黔......
本文以语言考证为研究手段,以历史文化为印证依据,综合地对岭南古越人历 代酋长称谓的语源进行考释,得出了“译吁宋”、“都老”、“......
以语言材料为主,兼顾人类学和历史古籍方面的事实,首先界定了湖南通道“本地侗”的语言性质和归属,其次探究其双语并存的历史来源,......
扬雄《方言》记载的楚地词“(釀)葇”表示“苏之小者”,前人考证为香葇,有失偏颇.“(釀)葇”属“苏”的一种,亦属草类.通过考察南......
叶子笛,是一种单簧气鸣乐器,起源并流行于侗族,在侗语中又被称为“拔锛”或“纪拔昧”,即竹叶为簧的笛子的意思.它也是侗族民间的......
芒筒,单簧气鸣乐器,被广泛应用于苗、水、侗、瑶等少数民族,还有莽筒、地筒以及芦笙筒等多种叫法.在苗语里还称董、果董、果木,是......
文章整理出了一批侗汉上古关系词.这批词的声调与汉语并无明显对应规律.声母方面,表现出上古汉语复辅音和词头交替痕迹.韵母方面,......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
8月2日,新晃侗学研究会第一个分会——新晃侗学研究会中寨镇分会正式挂牌。中寨镇是新晃侗族人民聚居地之一,这里的人们讲侗语、唱侗......
本文首先报告在话语语料中新发现的侗语单元音韵母/(e)/,然后就其语音和音系特征进行讨论,重点揭示在特定组别的叹词里调类和语气......
运用语言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对调查所得的词汇材料加以分析,经计算得出侗语与水语的分化年代约为公元1271至1581年,进而根据相关历史......
本文通过选取仫佬语、侗语和毛难语的同源词,采用比较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三种语言的的声母和韵母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这三种语......
侗族(侗语叫LaXGomL)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287万(201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和广西等省份。所谓侗族北部地......
"六中队没有自己的营房,借住在收费站,64公里的管辖里程内,全是侗族群众聚居的地方。这条厦蓉高速公路又是刚刚通车,沿线的侗族同胞......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即白保罗从语言比较的角度,提出了侗台语民族和南太平洋诸民族(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之间文化关系的问题......
本文探讨新晃汉语和侗语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问题。着重分析汉语和侗语之间的词汇影响。......
侗语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使用和语法功能上与汉语相比较,也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举例,并与汉语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首先对侗语中的差比句类型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划分,包括其形式、句法和语用特征,然后对各形式的出现先后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
本文首先对侗语空间方位词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它们所依存的不同参照系统进行再分类,然后探讨它们的语法功......
草苗分为60苗、40苗和20苗。草苗三个支系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侗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
侗语自1958年创造了拉丁字母的文字方案后,形成了一种拼音化的文字形式。本文通过HMM的语音合成方法,结合侗语自身的语言特点,确定了......
侗语和布依语同属于壮侗语族,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既存在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性,而通过陈保亚先生提出的200核心词有阶分析方......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族青少年对侗语和普通话的态度。本项调查在一所初中(n=50)和一所高中(n=91)进行。参与此次调......
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
酸汤话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湘西南边境一带.它由历代汉族移民带来的汉语方言与当地苗语、侗语接触混杂而成,近代以来又受到西南官话......
侗语的语气形式有感叹、陈述、疑问和祈使四种。侗语的语气既有表显的语气标记——语气词,也有隐现的标记——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
全国侗族人口251万人,贵州占55.7%,集中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其他分布在湘、桂等省区。1958年曾创制以拉丁字母......
侗语和苗语属于汉藏语系的不同语族,他们的分离至少在万年以上。但历史上民族间的交往很早并且密切,在今天的居住分布上,两个民族......
侗族处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植物种类复杂繁多。侗语对植物的命名分类极具民族和地域特征,侗语对植物名物的命名是侗族的植物知识和认......
动物是除了人类、植物以外的生命载体,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对象和利用对象。侗语动物词的命名理据主要源于对动物叫声的模仿、体貌......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谢寨村侗语使用情况,为评估整个侗语使用状况提供了个案和参考,对侗语保持、保护及双语教学......
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会扮演和创造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
侗语是侗族的灵魂与血脉,是侗族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和交际工具,是维系侗族同胞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文化因素。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
随着全民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贵州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了解贵州,走进贵州。在致力打造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