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七宗相关论文
与佛教在汉地的繁盛相同步,二谛在隋唐时期亦迎来了自身理论的高峰,天台智顗、嘉祥吉藏、净影慧远、慈恩窥基等一并高僧都提出了各自......
佛教中国化问题的提出和讨论由来已久,并且延续至今仍在研讨,但由于缺乏其衡定的学理准则,还存在众多疑问需要厘清.如果按旧有的语......
中国佛教是一个独立的自生系统。经由西域传入的大乘佛学为中国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形成深远影响,经历了译经、讲经和形成学派等一系列......
外来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而最终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在玄佛合流的历史演进中,《庄子》的"身影"有一个从隐到显、从暗到明的过程。从庄学的角度考察,可将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东汉......
东汉六朝时代的浙江佛教莫幸福浙江佛教,始于汉末,盛于隋唐,迨吴越两宋发展到顶峰,史称“东南佛国”。元明清时代,一直称盛于世。可惜自......
<正> 僧肇从宗教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这一论点集中表现在他的《物不迁论》中。僧肇还不承认一切事物的物质......
本文从文化交流史和现今所有的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出发对“格义”的含义进行了议定。本文主要的观点认为“格义”首先是一种文化交流......
<正>般若,梵语为prajana,意为智慧。般若是诸佛之母,是佛法的核心。般若思想从小乘到大乘经历了逐步的发展过程,小乘主要讲人空法......
【正】 从印度佛教的最初传入到晋宋之交,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在这四百多年中,印度佛教逐渐渗入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结构发生了......
东晋时期,由于佛徒对般若学"空"的意义理解不一,形成了"六家七宗"等佛学流派。记录这些宗派宗义的原始文献大都失传,而后世志人小......
佛家谈空说有。魏晋时期,般若性空之说与玄学有无之辨相契而甚嚣尘上,六家七宗异说纷呈,或云本体空,或言现象空、神识空,或论心空......
<正>一、早期佛教的传入与"格义"佛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主要为小乘禅数之学,其虽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使佛教本身得到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