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审美意识相关论文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中日两国的神话传说、对树木、自然的情感,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渗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表现了日本人“爱自然......
中国佛教是一个独立的自生系统。经由西域传入的大乘佛学为中国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形成深远影响,经历了译经、讲经和形成学派等一系列......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活动是立足于中国哲学思想、历史文化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它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成熟于魏晋时期。自然......
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有鲜明的传承性和兼容性,而“人文化成”这一命题贯穿始终。本文从“人文化成”这一角度,浅析了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
两宋时期的理学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又称为天理,由此天人相依、天人相与,"理"是天人一体的基础,主导着当时的经世思潮,强调"文以......
在魏晋美学中,竹林派的代表嵇康、阮籍极力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推崇随意任心、顺其自然的审美意识。认为“越名任心”审美域的生......
银雀山汉简《晏子春秋》的发现与出土证明了传世本《晏子春秋》并非伪书,而是先秦古籍,它记录了春秋末期齐国政治家晏子的言行与思......
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中,作者于坚尽量摒除传统意象和自我情感的因素,发掘出自然本真的美,体现出一种自然审......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和西方文人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田园诗歌的自然观上持有不同观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呈现出了......
两宋时期,诗歌创作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坚持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但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时受传统儒道两家自然审美......
明代的文艺美学思想史,有其自身的特色.它的思想来源于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与明朝的阳明心学.明初,程朱理学地位特殊,主导着当时的......
魏晋科技研究中理性精神的高扬与魏晋文人的自然审美意识,作为同一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特征,并不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本文从寻找不同的......
道家美学推崇随意任心、顺情适性的自然审美意识,认为本真自然审美域的生成来自于审美者的洒脱逍遥、虚空明静的心境。所谓本真自......
先秦道家音乐思想主张音乐呈现应该"顺应自然"、随意任性、自适自得,强调音乐活动中审美者必须静虑澄心,保持心胸的空灵,以达成任......
中国古代美学所谓的自然审美意识强调审美活动中审美者必须澄心静虑,自由自在,即境缘发,以达成率真率性、自然本然的审美域,获得生......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为中西方自然诗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度,所处年代也相差千年,但他们都充满了自然之爱。前者代表和象......
游观自然是人类审美生活的重要内容。《楚辞》中的自然不仅是楚地生活环境的再现,更作为诗人主体精神的象征而存在。一则,《楚辞》对......
宋代文人的山水佳作 ,多维度地表现了他们“善适”自然、“取乐”自然的怡悦情怀。主体诗心与山水清音相契合 ,在亲和自然时不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