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两利相关论文
摘 要:刘少奇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刘少奇的理论贡献......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习总书记曾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如何创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成为中国共产......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如何创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则为中国共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劳动关系有两种类型:公有制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平等合作、互为发展的劳动关系和私有制经济......
劳资关系是建国初期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重大经济关系,《共同纲领》确立了“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1952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
1949调动各种经济成份的积极性rn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中国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想起在共和国成立之初,一条十分流行的口号,叫做“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口号不仅刷......
劳资关系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劳资关系紧张,刘少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劳资两利”的......
劳动观与劳动关系及劳动政策密切相关.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正确认识劳动关系,正确制定劳动政策.我们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突......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法理念在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研究劳动法理念的发展,对于我国劳动立法的......
毛泽东认为,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是阶级合作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民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第一位的,他们的不同利益则是第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苏维埃区域劳资政策的调整经历了由各地苏维埃政权单独制定政策与法规到统一的《劳动法》出台,并在多次修正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劳动就业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就业战......
以不同的意识形态为理论背景,有关劳资关系性质有三个理论体系:"劳资一体论"、"劳资对立、冲突论"、"劳资互利论"."各尽所能、各得......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论述了什么是和谐社会、劳动就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解决就业问题构建......
立足于中国工人运动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刘少奇深入而又全面地阐发了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形成了观点鲜明、论证精辟的“劳......
我们看到的这张老照片,距今已有70年了。这是一张新中国成立之初,襄阳县襄樊城区各界人民代表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与会代表及工作人员......
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1948年的《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是在哈尔滨解放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中国......
劳资关系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关系之一。“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国家在新的矛盾的基础上对劳资关系......
“劳资两利”思想是建国初期我党的治国纲领之一,也是调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关系的基本准则。随着这一理论在私营企业中的成功......
泰勒“科学管理”旨在通过效率最大化增加财富解决劳资利益最大化问题,构建“劳资两利”劳动关系。诸多管理原理对财富增长的作用是......
和谐劳动是劳动各要素在劳动过程中的协调有序,是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从事总体劳动各种职能的劳动者之间以及一个企......
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接管工作中 ,围绕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 ,采取不同措施 ,进行接管工作 ,避免了新旧政权交替时期可能出现的对......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是针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斗争而提出来的。它以防“左”为出发点,承认劳资矛盾,调节劳资关系,兼顾劳......
新中国成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新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私营企业内的劳资关系,不仅是......
劳资问题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并在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中不断扩大。频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劳资冲突的加剧不断暴露出资本主......
建国前夕,刘少奇在科学分析当时中国具体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公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和国营企业平等发展”......
集体合同立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法律实践之一。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纲领明确提出团体契约权;土地革命时期,集......
"劳资两利"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建国后一段时期处理私人企业劳资关系的主导思想.20世纪20年代前期,毛泽东在领导工人运动中......
劳资关系是经济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稳定及发展变化的基础,因此,毛泽东的劳资两利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
劳资两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需要,探索......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劳资政策经历了从"劳资对抗"到"劳资两利"的历史演变。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是其演变围绕的主线;对中......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在实施“劳资两利”方针中逐渐突出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以国家利益引导、平衡和评判劳......
建国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确立了"劳资两利"的政策,化解非公有制经济内劳资关系紧张的局面,其效果......
作为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建国前后(1946——1956)的劳资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态势:时而混乱,时而有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理清......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劳资冲突。恩格斯发展了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注意到劳资冲突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趋向缓和。新民主......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关系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中,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因素相互作用,劳动关系......
劳资两利既是党的经济政策,也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劳资两利,就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
目前,我们国家在劳资关系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劳资纠纷仍然存在,处理好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篇论文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写......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天津讲话”是指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委托到天津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先后对天津党政......
<正> 谢金鹤同志1949年3月随军南下,渡江后任赣东北贵溪地委书记。贵州解放后任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1950年10月调贵阳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