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季风相关论文
本论文主要研究2006年04号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后在长时间维持的过程中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碧利斯”环流内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本文首先以2007年东亚夏季风活动过程为例,分析了东亚夏季风活动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并计算了50年的东亚夏季风指数,研究东亚夏......
环流的突然变化强烈影响着云物理特征和大气顶辐射能量收支。本研究使用卫星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来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
本文利用1981-2000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GPCP降水资料等,分析了气候平均状态下全年各月大气环流特征,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青藏高......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CAM3.0大气环流模式,设计了多组试验,并且通过控制试验结果与NCAR/NCEP再分析资料的对比检验了模......
利用1949~1998年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阳黑子与南海季风、北京地区降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太阳黑子的极值年与南......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提供的同化资料, 分析了1998年春、夏季发生在南海上空低空急流形成机制, 其中重点分析了1998年6月8~10日珠江三......
根据动力与热力指标,2004和2005年南海季风建立前后可分成明显的4个阶段--季风建立前的雨期、非雨期;季风建立后的活跃期与非活跃......
根据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西沙海面铁塔梯度观测资料,利用总体(Bulk)系数法和多层结通量廓线法对西沙海面的海-气通量进行了估算,得......
利用NCEP资料对2006年5—9月南海地区季风进行带通滤波,分析各频谱传播特征.研究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期间季风涌爆发原因及季风涌......
利用改进的九层P-σ模式和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从5月1日到8月31日共123天的再分析资料对该年的东亚夏季风进行模拟,发现基本的大气环......
介绍了"九五"国家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外场观测系统和主要结果.该试验是一次旨在了解南海季风爆发,维持和变化主要物理过程的大......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0604)登陆后其低压环流较长时间地维持,并与南海季风相互作用,造成湖南省东南部历史罕见的特大致洪暴雨.本文......
文中分析了多年逐候平均850hPa风场和黑体辐射温度等物理量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90°E以东的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是亚洲热......
根据NOAA卫星接收资料与NCEP/NCAR全球资料等相关资料分析,本文对夏季越赤道气流的气候特征,其对南海季风与华东旱涝的影响进行了......
本文根据1951~1999年有关资料,对厄尔尼诺现象、东海气旋的活动、南海季风的爆发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归纳了几点具有参......
为探索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次表层水温对南海季风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南......
2005年6月5日20时~7日20时,南宁市城区出现了151mm的强降水,其中5日20时到6日20时,24h降水量达到120mm,仅前12h城区降雨量达86mm。针对......
采用P-σ混合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4~7月南海季风的爆发、演变过程,并进行了3组敏感性数值试验,研究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
利用大气环流、海洋、天文以及宜昌单站气象资料,对2008年初宜昌市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欧亚地......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49~ 2009年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并分析讨论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大气环流的差异.结......
2005年春末夏初云南出现了55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此异常气候主要原因是中高层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滞后,冷......
利用1979--2007年的CMAP降水、HadlSST的海表面温度数据和NCEP的850hPa风场数据,应用多变量联合季节经验正交分解(MY—SEOF)方法,研究......
利用1982-2001年NCEP/NCAR再分析的周平均SST场、逐日表面热通量场及近地层10米高度风场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季风爆发前后几周南海多......
利用197l-2007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雨季开始期,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
分析1979年1月至1995年12月17 a南海季风区候平均地面温度资料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中南半岛西北部和印度半岛分别为地面候平均温度......
通过分析1973~1998年(共26年)4月到8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风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旱涝年水汽......
将曾庆存等提出的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计算季风的理论方法作了改进,使之更便于研究季风的建立过程.该理论方法将环流突变和季风建......
在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应用MM5/NOAHLSM模式,研究了中南半岛陆-气相互作用对200......
应用气象、水文加密观测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两个严重影响湖南的热带气旋圣帕、碧利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碧利斯”和“圣帕......
使用美国NCEP/NCAR 1958-1997年逐日资料,对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气象要素场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季风爆发时,南海南、北部要素场......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能量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E-P通量输送区域性明显,高层200hPa和低层8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4、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采用GRAPES对2a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GR......
利用1979—2016年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
利用NCEP1961—2000年40a月平均12层再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强夏季风年和弱夏季风年进行合成分析。通过小波分析法以及MK检验......
对夏季的向外长波辐射 (OLR)场及前期热带海温之间的奇异值分解 (SVD)分析表明 ,当自前冬开始的热带海温呈LaNi a型异常分布 ,相应......
本文利用1985-2004年美国NCEP/NCAR 7层逐日再分析风场资料和WHOI年客观分析逐日海气界面通量(OAFlux)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和滞后相......
利用相关分析和EOF方法 ,研究了云南 5月大雨、暴雨日数与亚洲季风这一大尺度气候环流背景变化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 5月强......
应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卫星接收的HIRS-Tb12等资料,研究了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特征、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季风......
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影响湖南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暴雨过程......
SST是海洋作用于大气的最直接的因子,是海洋-大气运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由于太阳的强迫作用,最基本的变化......
利用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地面降水资料以及NOAA的CMAP降水资料,通过定义一个东亚热带季风度指数,从观测资料角度研......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80~1986年每日客观分析风场资料,对南海季风的爆发及其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层南海季风明显存在4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