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论相关论文
重新理解媒介的一个重要面向在于重解媒介的历史效应。1609年伽利略借由望远镜观测月球的现象代表了近代科学事业变革的关键时刻。......
目前西方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当代西方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批判的历史哲学"两大类。"思辨的历史哲学"是反......
历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矛盾.探索客体的特点,并能得到近乎实际的理解,对解......
从主要关心和研究历史问题,转移到在关心和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也关心和研究史学自身的问题,这是本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大变化和......
本文从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出发,对传统认识论中的既定主体,即自我概念进行了反思,指出在认识的建构中,自我的构成与非个体意义上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的壮阔画卷──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编本)杨耕北大哲学系教授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
历史虚无主义在近年主要表现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歪曲和否定,严重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其历史本体......
历史在发展,历史学也必然要发展。新的历史研究,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表达。信息史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知,作为对20世纪下半叶以......
对拉图尔描述取向的联系社会学,学界多从本体论的角度予以检视,其社会学对主体极的忽视往往被遮蔽了.尽管拉图尔排斥认识论,但是从......
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重新”发现和深入阐发,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演进和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其......
20世纪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凸显,历史认识论成为其中的焦点,而刘泽华则是这一时期国内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反思“文革......
1991年12月,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宁可、汪征鲁编著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说的那样,该书“尽力......
张耕华先生的《历史哲学引论》于2004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著对史学哲学的几乎所有问题,从认定史学理论的论域到史学......
一福柯的历史观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正统历史观的全面反叛。其最突出的特征,就体现在他对传统历史观的起源性、连续性和总体性的批判......
2012年9月7~8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前沿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的胡逢祥教授、朱......
史学理论作为历史科学的一种重要的,带头的分支学科,在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有全国性的史学理论讨论会、全国性的史学理......
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现实环境。理论的命运,不论是多么玄妙、抽象、高深的理论,归根结底,都要由它同现实的关系决定,也就是......
“历史事实”问题是国际史学界、尤其是史学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相对而言,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
【正】 历史学的前进离不开史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学的突破更离不开史学理论的创新。 80年代以来,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李大钊的史学理论研究,是中国近代史学由资产阶级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转折的 重要标志,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史......
近1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的研究与历史学的其它学科相比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一支研究队伍,出版了一大批史学理......
历史认识论的迫切性由脱离实证主义传统、出现新的科学范式和人文知识的作用增强而引起。后实证主义时代强调的是人文知识特有的......
史学批评学论纲雷戈一、史学批评对史学结构所起到的变革所谓“史学结构”就是指史学本身由哪些部分组成,即史学内部的构造机制。一......
史学价值论是史学理论领域的新成员,是发展史学理论和指导历史研究的新思路。本文对史学价值论的学科源流、性质和地位,以及史学价......
历史哲学虽然把人们从对旧体系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但也动摇了“历史学”这一专业的基本信念.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哲学实际上泯......
于沛,1944年5月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从事史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
历史学能否像其他经验学科,尤其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成为一门科学,这一问题自19世纪德国兰克学派创立,由此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
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其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最早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针对当时中国史学研究的困境,他将马......
本文以实证和跨学科的分析手法,较为全面地考释了社会信息化史研究领域里尚无定论的最基本问题——“信息化”概念用词的源流,并指......
鉴往知来,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历史反思的最显著的价值,历史反思更有助于人们对历史感的养成,亦可促进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与确立,正......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
历史客观性被沃尔什认为是历史哲学研究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认识论在我国讨论兴起之后,在这30......
当代西方社会史学的内在层次及层次间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意识极大地影响甚至部分地决定了西方社会史的整体......
孙中山研究尽管早已立于雄伟的高原之上,但是,由于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为数极少的站在时代前列、涉及众多事件、有系统思想著作、影响......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对历史本身和历史著述的区分,特别是提出“活的历史”这一概念,一直为学术界所高度推崇。但这些观点源自哪......
“历史哲学”的含义至今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术语可以有五个意思:(1)人类通史,(2)社会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某种普遍的社会理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创造性地解......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存在,因而在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认识主体不可能直接接触认识客体。认识对象的这种特殊性造成了历史认识的特殊性,......
付清松的专著《不平衡发展》围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由此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引发的历史认识论、叙事偏好和解放政治时空前提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