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运动相关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生长之家”为首的宗教保守势力在信教自由的战后民主环境下迅速抬头,率先提出了反战后体制的运动理念。步入20......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启蒙国民以挽救危亡的进程。中国的国民究竟怎样的改造才能承担......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在将其编写的预定于2002年使用的初中教科书交付文部省审定之前,特别编写了一书作为教科书的宣传.该文......
1920年《新青年》风波后,陈独秀和胡适分道扬镳。自1923年至1926年,陈独秀曾三次争取胡适,希望他参加到国民运动的联合战线里来。(......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
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
在追求民主的思想历程中,陈独秀目睹了戊戌维新的流产、辛亥革命以后的军阀政治使得专制依然渗透在民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
五四时期,即1919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广义五四运动,是指五四时期的多种国民运动,既包括“对外的”新外交运动......
初识《新青年》 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其宗旨是:“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余日章与蒋梦麟以"国民外交代表"身份参加华盛顿会议,是特定背景下多方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北京政府希望借助余、蒋为其外交......
许多欧洲国家中的民间型体育运动历经了以“每个人都具备参加体育运动权利””为核心理念的民间体育发展时期,正逐步构建出以本人个......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在思想领域强化殖民文化的统治.1940年7月在南京成立的中日文化协......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在将其编写的预定于 2 0 0 2年使用的初中教科书交付文部省审定之前 ,特别编写了《国民的历史》一书作......
<正>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国家—国民"三位一体的综合,三者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强化的关系,国民性问题是内在于民族主义......
"协和会"成立于1932年,是伪满洲国最大的国民化组织机构,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本文从关东军的奴化意......
<正> (一)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在工会里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农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饮食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饮食生活已经不再只是......
本文拟通过"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的分析,考察大规模学生群体行为发起和持续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的变化特征,......
古代足球运动在宋代发展最为鼎盛,上至皇帝,下至臣民极其热衷,成为当时国民运动。在此期间,古代足球运动规则进一步完善,比赛过程......
<正> 1926年6月20日德国举行全民投票,有14,455,184票贊成毫无报偿地沒收旧日德国諸侯的財产。沒收德国諸侯財产的斗爭,开始于1925......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代中国,风雷激荡。面对东西方列强的铁蹄和国家的腐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探寻救国图强的道路。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