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级利益相关论文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以及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19年6月6日,最高法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2018年,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34951件,审结319651......
摘要:管辖权向下移转由于缺乏必要限制,因而任意性较大。它造成了损害当事人诉权、地方保护盛行及危害下级法院等恶果。具体标准及程......
201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对发回重审的事由、发回重审的次数等内容都重新进行了规定。并且,民事诉讼法中其他的一些......
为了使法院裁判尽可能地接近和达到法律要求的公正,给当事人一种求得达到公正的救济渠道.各个国家都通过规定审级制度来发现和纠正......
我国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设计与运作的理论依据存有缺陷,是发回重审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该制度的设计与运作应当以维......
级别管辖权限的确定原则上以争议标的额为标准,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作出特别规定,并报送最高人民法......
原告于第二审程序中为诉之追加不仅关涉被告防御权之行使,更关系到审级利益之维护。故立法关于二审中诉之追加应有特别要件之设定......
为了使法院裁判尽可能地接近和达到法律要求的公正,给当事人一种求得达到公正的救济渠道.各个国家都通过规定审级制度来发现和纠正......
在我国以往对于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倾向于对基于实体违法的发回重审制度进行探究和完善,对基于程序违法事由的......
三大诉讼法在管辖一章中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作为第一审法院,且明确了最高法院一审案件的范围,回顾诉讼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作为......
二审发回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显现出诉讼效益低、诉讼成本高、两审法院之间组织管理出......
民事诉讼二审发回重审作为上诉法院对原审人民法院所作出未确定裁判的结案方式,发回重审的事由所依据的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依据以......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案件"以来,到2016年底,全国区域内的6个巡......
从比较法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利益额度和上诉许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许可构成了民事上诉......
本文以缕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二审程序中反诉问题所作的一项司法解释之价值 预设与罅漏为行文基点,指出在二审程序中,被告能否提起反......
<正>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四项规定:"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
在续审制背景下,第二审法院乃是在第一审程序的基础上续行审理程序。因此,第二审法院针对可撤销的一审判决,原则上必须自行裁判,而......
反诉制度在我国诉讼理论及实践中尚不完善,反诉提出时间上的限制和是否能与本诉在二审程序中合并审理似为不妥,这大大影响了诉讼经......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存在滥用的现象,暴露出发回重审在立法设计和制度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民事再审发回重......
依照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案件在原审法院未获实质审理时,二审法院或再审法院应当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进行重新审理。设置发回重......
我国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设计与运作的理论依据存有缺陷,是发回重审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该制度的设计与运作应当以维......
民事二审发回重审不仅仅是二审的一种结案方式,还在监督一审裁判、统一法律适用、弥补裁判瑕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
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诉讼规律认识的加深,面对越来越多的利用本诉侵害案外人利益的现状,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保护案外人利益......
发回重审的目的在于监督原审法院合法行使审判权、保障当事人的审级利益。原审程序的效力问题是确定案件重审范围的关键因素。但是......
发回重审乃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错误判决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科学构建发回重审事由,有利于发回重......
<正>2013年民事诉讼法就二审发回重审的事由做了较大调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批评意见认为原先规定的二审发回重审标准不明确、......
学界和司法界对民事诉讼法关于发回重审标准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因原审裁判瑕疵是"发"还是"改"与法律适用过于弹性化的叠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