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电导率相关论文
热电材料能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在废热回收发电及热电制冷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具有组成元素环境友好、性能优异等优点......
<正> 传统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弱,一般都是绝缘体。五十年代初人们发现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具有半导性;六十年代合成......
以单质硼和高纯石墨的混合粉末压制成型的靶材作为靶源,采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制备不同硼含量的掺硼四面体非晶碳膜.分别采用四......
人类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直是与新材料的出现紧密相关的。近30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
以Keggin结构钴取代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α,βi-K6-nHn[SiW11Co(H2O)O39·]xH2O(βi=β1,β2,β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4......
采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超细固态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 (LATP)的前驱体粉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LATP前驱体......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Mg掺杂的CuCrO2薄膜。通过XRD、紫外吸收光谱及电学性能的测量表征该系列薄膜样品的结构与......
采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微米级Al2O3微粒掺杂的聚环氧乙烷(PEO)10-LiClO4-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和(PEO)10LiClO4体系相比,(P......
1973年Wright等[1]首先报道了PEO-Li+盐的固态聚电解质体系, 我们从90年代开始研究物质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传输机理及固-固界面动......
快离子导体的组成决定了它的性能, 为提高离子电导率可在硅酸锂体系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稀土元素等第三组分. 运用混料均匀设计方法, ......
在合成Rn[Ni(bbdt)2]系列配合物的基础上,通过EPR谱、XPS谱、变温磁化率和室温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电磁学性能.结果表明,......
新型不对称四硫代富瓦烯导电LB膜的研究李洪启姚钟麒刘丹谭干祖俞贤达(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730000)Langmuir-Blodget(LB)技术已成为制备分子厚度的有序导......
研究了由分子量为400的聚环氧乙烷(PEO400)、碱金属盐(NaI、LiClO_4或LiBF_4)与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
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和碳酸丙烯酯(PC)作增塑剂,对聚环氧乙烷复合物(PEO-LiClO<sub>4</sub>)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进行了研究,以改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