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相关论文
林纾《迦音阁贽诗图》(1911)先有记后有图,描绘赵熙《迦音阁贽诗图记》(1910)所记以罗瘿公为中心的晚清都门文人群体雅集唱酬。进入民国......
研究上世紀著名文字學家容庚的文字學理論,目的在於提煉歸納他的文字學理論和思想,並將其與其他文字學者的理論進行比照,以求客觀......
在这次风潮中,顾颉刚更多考虑到这是一次机会,他所认为的最大敌人,还是理科派系,1月7日他写信给容庚:“此间情形愈弄愈糟,……只因......
《淳化阁帖》据宋汪逵《淳化阁帖辨记》记载,当时用版184块,共刻2287行。此帖不仅将大量的古代书迹传播于世,同时开启了公私刻帖......
艾克(Gustav Ecke),汉名艾锷风,德国汉学家,声名不算显赫。以前偶然留意到此人,陆续记下若干线索。近由承友人帮助,得见叶公平先生《德国......
《殷周金文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第九册(中华书局,1988年4月1版)4544号是一件簠盖,今按盖铭行款隶写如下:曾子叔口父乍行器永......
1926年,21岁的张荫麟在北京一家四合院见到伦慧珠后,才发现原先没有爱情的青春岁月,就像以诗织锦,即使再华丽,摸上去亦是轻飘飘的。 ......
同时代人撰写的回忆文章,水分充足,可靠性必然多打折扣。那些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众议猬集、褒贬不一的人物,则尤其如此。至于因......
“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这是胡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这个学生就是傅斯年,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
先生一生走的这条路着实不易 社科院在北京西郊友谊宾馆给沈先生租了两套公寓房,使多难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名由“古代服饰......
林静or孟云? 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个多面派,能够驾驭各种戏份,适应各类角色。就这一点而言,韩庚算是成功了一半。《致青春》和《前任......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学术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书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从书法学术史、思想史这个特定的角度来观照文字学与......
青铜器发展至汉代,其地位与功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代青铜器已揭去神秘庄重的面纱,礼器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汉代青铜器......
《容庚藏帖》全部影印自容庚所搜集、收藏的书法丛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珍本、善本及孤本刻帖.《容庚藏帖》不仅反映了容庚先生自藏......
司徒雷登对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贡献难以估量,被誉为“燕园之父”当之无愧。到晚年老病之时,燕京大学在他心中就是一个“实现了......
20世纪30年代,容庚以古文字学者的身份从事汉字简化研究,并于1936年出版了《简体字典》.《简体字典》倡导偏旁类推简化原则,重视汉......
<正>古文字之学,在传统学术分类中被称作"小学"。但与训诂、音韵等学科尚能在现代西方学术制度中找到"语言学"、"语音学"等对应物......
一部煌煌中国绘画史,东莞历来被视为岭南书画重镇,张敬修、居廉、居巢、邓尔雅、容庚、邓白等传统书画家,对于岭南画派的酝酿发生......
清末民国,以陈介琪、端方、阮厄、吴大澂、吴云、潘祖荫、岁振玉、王国维为代表,直至近代的郭沫符、容庚、商承作、于省吾等,......
容庚是我国卓越的金石学家,同时也是广东现代著名藏书家.文章从容庚所藏金石文献、法帖藏书、书画藏书、尺牍文献及手稿文献等方面......
<正>容庚《汉金文录》卷一著录有两件汉代"杜鼎",两鼎器盖各有两组刻铭,现将两鼎器盖铭文转录如下:杜共。第九十八鼎盖,重一斤八两......
冯友兰致容庚手札两通。一通书于1927年5月,《三松堂全集·书信集》未收,《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也未记载;另一通书于1939年11......
《商周彝器通考》(下簡稱《通考》)是最能代表容老在青銅器學研究領域權威地位的著作,1其構建了比較成熟而完整的青銅器理論體系,......
古文字学家容庚旧藏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教授遗札13通,内容涉及徐中舒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容庚、徐中......
该文从政治和学术的角度探讨容庚先生《金文编》各版序言不断更换的原因 ;而自序内容 60年来没有改变过 ,这与容庚先生自抗战以后 ......
容庚,原名肇庚,字希白,号颂斋,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9月5日,卒于1983年3月6日,终年90岁,广东东莞人;他以其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
《金文编》为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一生精力所萃,乃研究金文及古文字学必读之用书。该书于1925年正式出版后不断补充,先经1939、......
青铜器古称彝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伟大创造。青铜器研究肇兴于宋,延及清代,金石之学盛行。金石学以刊布彝器图像和摹释铜器铭文为......
郭沫若和容庚这两位学术巨擘在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间彼此互致论学书简,曾经是学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现存二老论学书简七十余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