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辞比事相关论文
王逸《楚辞章句》阐释《楚辞》遵循“依经立义”的原则,朱熹《楚辞集注》注释《楚辞》从“六艺”出发,这些以经学方法阐释《楚辞》的......
一、 叙事之书法与属辞比事之《春秋》教 孔子以六经教化天下,而《春秋》自有其法,“独与《五经》不同,所谓属辞比事是也”(赵汸《......
晋献公,姓姬,名诡诸(前676—前651在位),晋武公之子,晋文公重耳之父。刚猛勇悍,雄才大略。观其一生,有三大方面,涉及晋国之治乱兴亡:其一,对内......
《左氏传》,为鲁史官左丘明所修纂。中国史官传统,源远流长,自《尚书》《春秋》以下,无论“欲往事不忘”之记注,或“欲来者兴起”之撰述......
[关键词]大史实,细节,纵横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7-0028-04 通常教师们都认为史......
【编者按】: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和走进崇高研究院携手合作,推出全新栏目——"走进崇高"。因为......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又作统宗,别号褐夫,时又称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是万泰的第六子①,浙东大儒黄宗羲的及门弟子。他专研经学,今存......
所谓叙事观念,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人们对叙什么事和怎么叙事的看法。《六经》及《论语》、《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的主要经......
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孔颖达的《春秋正义》是两部非常重要的《左传》注释本。《左传》所初步构建的书法义例经由他们的层......
元儒程端学认为《春秋》之"义"是通过"属辞比事"来体现的,这显示了他治经客观求实的一面。但他认为理解了经文的"属辞比事",甚至连传文都......
"属辞比事"是《春秋》之教,也是《春秋》笔法。"属辞"指属合、联属文辞,"比事"指比类、比次事实。《春秋》讲究遣词造句,且善于综合比次......
宋代治经风尚,形成以义理阐发为主轴,兼容并治章句训诂之学。宋儒解读《春秋》,实以汉唐注疏之考据学植其基,充分掌握经典之实谓、......
《左传》以历史叙事解释孔子《春秋》经,以历史叙事破解《春秋》之"言外之意",其手法丰富。概括其法大体有四:一、原始要终,寻其枝......
《公羊春秋》虽中衰近千年,但其法律思想也曾多次受到重视,并一度形成了“春秋决狱”的司法形态,足见其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
孔子与《春秋》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他曾感叹,“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就本质而言,孔子的学说是一种社会管理学说,一种社......
属辞比事法,就去把有相互关联的内容(辞句或事物等)联系起来,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其理的方法.邹润安在所著《本经疏证》中明确提出......
元末徽州学者赵汸在老师黄泽的启发下,专攻《春秋》,先后撰成五部专著,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春秋》学体系。他的《春秋》研究纠正了......
人类作为历时性存在是在不断制造、言说事件中生存的,无怪巴特把人视为“叙事的动物”。当代美国批评家费伦又把叙事视为“修辞的......
从《春秋》学史的角度而言,元代《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受到清代学者评价的影响,现代学术界对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