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积累相关论文
基于川滇地区2013~2018年GNSS速度场结果,解算区域地表应变率场,分析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现今地表应变特征,反演其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较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公元前1831年即有地震记述。自宋、元以来(约十二世纪),地方志逐渐盛行,特别是......
摘要: 2013年四川芦山“4·20”MS70地震和1994年美国Northridge MW67地震的近场同震位移均表现出破裂未达地表的特征,利用1999~20......
通过分析轧制-剪切-弯曲AZ31镁合金板材的裂纹特征,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金相观测,研究了不同通道间隙下AZ31镁合金板材表面质量......
断层活动协调比方法在分析云南地区的地壳应变积累上具有适用性。利用区域11处跨断层流动监测场地的三十余年观测资料,首先计算跨......
摘要:利用1999~2012年4期GPS速度场数据,对龙门山断裂天全—映秀段及安县—广元段的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作了探讨。在剖面应变积累......
地震是地壳运动过程中能量长期积累和突然释放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地壳形变观测资料,从中获取地壳运动变......
利用1981~2006年滇西地区5个时段的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负位错模型反演,参考典型大震应力触发计算及跨断层等形变观测结果,研究了......
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一等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MS7.0地震前的应变积累。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发生明显加速了......
为了有效捕获潜在震源区前兆变化信息与断层应变积累状态,本文应用断层活动协调比概念,对川滇地区和首都圈地区断层活动进行了分析......
首先,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构造环境观测网络”截至2013年的GPS区域站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简要分析了2014年2......
利用2004-2007、2009-2011、2009-2012年全国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分析相关构造断裂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特征,寻找......
利用1994~2006年川滇地区GPS和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结合近年来跨断层形变总体特征,研究了川滇地区构造块......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1—2004年、2004—2007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借助负位错模型,研究该区当前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应变积......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1999年—2015年GPS观测数据,基于块体模型与弹性半空间下的螺旋位错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滑动......
在高强度水平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韧性,控制热加工工艺实现晶粒尺寸超细化是最佳的途径之一.低碳管线钢的超细铁索体晶粒可以从相变......
根据地质资料和GPS资料,在断层分布密集的地区用模拟断层的位错替代多断层位错,建立了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非震位错模型。利用GPS......
红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条大型断裂带,控制着云南地区的构造运动。红河断裂带北段地震活动频繁,中、南段地震活动稀少,邻......
用改进的断层形变模型和GPS资料对川滇地区主要断层的地表水平滑动(沿断层走向)和沿断层方向的应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小江断裂......
利用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1970~2014年的垂直形变速率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研究该区域长期应变积累。结果表明,地块东北缘山西断陷......
利用截至2016年底、约30a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灰色关联度垂向综合指标提炼、年变速率与趋势累积率计算,分析鄂尔多斯......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
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3年两期 GPS 速度场资料,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分别计算了2008年和2014年新疆两次于田 MS 7.3地震前新疆......
利用2004~2013年3期GPS速度场数据,对临潭-宕昌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作了探讨,从断裂两侧的水平挤压、拉张与走滑等三方面进......
利用1999~2007时段的GPS速度场,对块体刚体旋转模型、块体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及块体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的速度残差及无偏性......
一组高质量的数据记录了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震前、地震发生时以及震后的地表形变。但目前还没有适当的模型可以利用类似数据......
基于1976年唐山M_S7.8地震的同震位移和现今GPS速度结果,本文分析了该地震的同震破裂参数、同震应变释放分布及其现今应变积累特征......
利用2009—2017年GPS水平速度场和1990—2018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西昌地区现今三维地壳活动及主要断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在......
利用跨鲜水河断裂带的两个激光测距小网 1985~ 1997年的重复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活动特征。通过对观测资料的数据处......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 1993、1999和 2 0 0 1年的GPS观测资料和 1980年以来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 ,分析了昆仑 8.1级地震前青藏块体......
利用鲜水河断裂带多个跨断层形变场地20余年的测量资料,分析了该断层的活动特征;结合沿断裂带强震破裂的时空信息,对不同断裂部位......
基于1999—2007年GPS水平速度场资料,利用块体模型和跨断层速度剖面,并结合断裂带两侧应变场的分布,分析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分段......
利用2004~2013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应变场和剖面应变积累特征。结果显示:1)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及鄂尔多斯地块分别......
研究背景(一)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在山东境内的区段,也是整个郯庐断裂带......
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和阿萨姆角NEE方向持续楔入造成川滇块体侧向挤出......
利用1999~2009年汾渭断裂带GPS速度场观测资料,研究了跨断裂剖面变形动态演化特性、应变积累的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大地震等的可能影......
断层形变观测揭示华北地区西部的速率大于东部。华北地区 (特别是西部 )的断层活动主要具有正断性质 ,但华北东部的逆断活动比例高......
利用短边GPS点阵、短基线标石阵和精密激光测距,在与鲜水河断裂带的断层破裂带垂直的剖面上和构造盆地内进行构造大地测量,获得了......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方式逐渐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可持续发展成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重要思想理念。隧道式锚碇作为悬索桥受力结构......
利用2009~2011年全国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寻找新疆、青藏块体东北缘、川滇、华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能量积累闭锁......
为了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的主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面膨胀率等地壳应变场特征,通过对多个站点的GPS区域网连续观测,获取了2009—201......
震前地电阻率存在一个异常区,这一异常区在震中附近出现得早,外围区出现得晚,即存在一个异常区扩张的视速度V,其量级为10~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