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研究相关论文
美国中共党史研究的取向基本上可分为三类:第一,应用对策型取向,这类研究主要体现在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中;第二,学术研究型取......
全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于2014年3月成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专注于三线问题研究已经很多年。他用十......
近日读到谢泳的新作《思想利器:当代中国研究的史料问题》(以下简称“谢著”)一书,引起了笔者不少的冲动与共鸣。该书的副标题为“当代......
“我个人对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看法很简单,即道理古人已讲完,西人也讲完。我辈所能做的只是搜集史料,如此而已。”(《思想的利器》,290......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檪(檪第一辑)最近由上海大学出......
当代中国研究郡县制问题,我认为要重视相互关联的三大制度性背景和原则。一是央地关系背景与坚持利害相一致原则。宋亚平(2017)强调......
今天,当代中国史研究已经作为一个特殊而又独立的重要学科,跻身中国社会科学重大学术研究领域,被中央和地方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但是,很......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之际,“网易”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毛泽东研究的萧延中教授,请他从世界革命、西方......
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币深刻。近年来,美国智库兴起当代中国研究的直接动力在于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
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三线建设主要在内陆西南和西北......
乔纳森·霍尔斯拉格(JonathanHolslag),年方28岁,现任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在布鲁塞尔当代......
迄今为止,美国智库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智库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也是思想和政策的诞生地,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决策不可或缺的智......
杨国斌教授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和社会学系Grace Lee Boggs传播学和社会学讲座教授、数字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正】日本的中国研究,历史悠久,学者众多,成绩斐然,是国外中国研究备受瞩目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的中国研究,尤其是对当......
<正>谁在影响当代中国?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至少有两类人物:一是政治家或领导人,通过制定政治决策影响中国,借助国家机构制定......
2017年末到2018年初,中国道路的新发展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对华遏制政策取代接触政策成为美国......
在美国,哈佛大学是第一家设置中国学的学校,也是最早开办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哈佛的当代中国研究已达到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期刊
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海外当代中国研究成果的评析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其中,闫健博士所著的《中国共产党......
作为欧洲乃至世界知名的中国学家,萨班教授长期致力于东西方历史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
"毛主义"与"后毛主义"的关系是国外当代中国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割裂对立论"和"继承发展论"两......
"国家"与"社会"可以说是在相互划清边界的过程中彼此赋予发展动力而产生与形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并存乃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
<正>中国研究需要对中国的内部事件和对外关系作出及时反应,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十分活跃,新现象、新资料和新方法不断推动着它的发......
在英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是在政府的积极指导下进行的,英国的大学是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英......
2014年,中国内政外交各领域的发展使得西方的当代中国研究领域既充满疑惑,也不乏焦虑。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及其领导的反腐等各项中心......
国家与社会是建构在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框架 ,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研究的一个主流分析框架。从两种路径来阐述这种分析框......
近年来,当代中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焦点。这体现在: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大量涌现;研究成果、活动形式多样化;既全面关注当代中国,......
<正>澳大利亚专家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是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是西方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主......
作为澳大利亚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杂志,《中国研究》的视角和观点不仅体现了澳大利亚学者的主流观点,而且因为撰稿者集中了世界各地......
<正> 二、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另一半” 以上对近半个世纪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状况及未来走势做了大体介绍。一个基本结论是:美国......
<正>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对当代中国研究的基本脉络,然后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机构的分布、研究人员的构成,以及研究观点的异......
在过去的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换届,中国经济的表现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地位的提升,这......
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给西方社会科学带来了危机,也给陷入学科体制和理论困境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发展空间。多年来,......
2013年,西方的当代中国研究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与经济和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紧密相连。以中国梦为中心,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以......
<正>●周晓虹,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
<正> 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当代中国研究的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费正清写道:“一场伟大的革命......
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式,被中外学者广泛使用。而研究者能否顺利以及如何进入现场则是田野调查中异常关键的环节。在当代中......
<正>回想起来,整个20世纪我们一直在探究中国状况,到了21世纪,我以为这种研究还将继续下去。就社会科学来说,探索未来是重要的。否......
高校是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发源地,曾长期是当代中国研究的主阵地,并为美国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