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相关论文
《世界史编年手册》中译本的出版,使大量不能直接阅读英文原著的人读到了这部在西方享有盛名的《世界史百科全书》(原名)。 《手......
代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治史近50年,留下的宏富著述,是我国史学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本文拟就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的论述......
传统历史书上可能会说公元475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日子,而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开始于公元395年,但实际上这些时间节点只是对于......
鲁迅对世之愤,从小就已种下;我们对鲁迅之愤的认识,从小就已开始;如今教授鲁迅的文章,无非以愤系之。对于《灯下漫笔》一文,我作这......
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此项原则应为每一个研究史学的人所熟知,但未必能遵守。研究中古史上古史,......
一年表的制作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传统的。太史公的《十二诸侯年表》就是滥觞。到了清代,则有《历代史表》、《历代纪事年表》等问世......
黄仁宇致力于明史研究。1964年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即是“明代的漕运”。1974年,他历时七年完成的学术......
时下,举国上下争名人、争故里、争冢莹、争陵墓、争古都,热浪滚滚,争得不可开交。专家学者大刀阔斧,各展绝技,史海荡舟;布衣百姓披......
摘要梁启超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者,在对封建主义旧史学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在中国近代史上首先输入了西方新史学,构建了中......
顾祖禹及其《读史方舆纪要》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顾祖禹究治舆地,彰扬经世之学,其学术风格和治史旨趣既来源于顾氏家族的......
戏说20年后,穿越开始流行,很多历史研究者甚至担心,决定国民的历史观念的,将不再是历史书,而是电视剧——但对杨奎松这代学者来说,历史书......
一、清宫史研究势趋兴旺 清代宫史研究,是近十余年来新出现的课题。过去虽也有此方面的研究,但并非作为专门课题,从中国社会科学......
何幼琦氏的《西周年代学论丛》可称拓荒性的古史著作。何氏以澄清混乱、纠正错误为己任,创造了探讨西周五世的年代和铜器的年代的一......
周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葛志毅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林原葛志毅所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一书已于1992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20世纪史坛,陈寅恪以其学识渊博、治史领域宽广而享有国际声誉.他不仅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诗文证史等方面造诣很高,而且在......
雷先生之治史学,早期即从中外两方面作了很好的准备,而最初正式提出的研究著作则是外国史方面的,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即......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体现了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历史上敢发前人所未发、逻辑推理形式丰富、不知为不知、敢否定并纠正、注重信......
期刊
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争论最激烈的—个问题。赞成历史是科学的鲍威尔(FrederickYork Powell,1850—1904)......
《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先生晚年的封刀力作,此书以“钱柳姻缘”的笺证为核心,全面展现了柳如是其人及明清易代之际特殊的文人风貌......
读大学时,我就已对严耕望先生的学问有所耳闻。知道他的《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代交通图考》等权威著作。尤其他的《唐代交通图考......
梁启超以历史解释、史学致用、社会整体、科际整合以及历史编纂等为基本要素所粗略建构的“新史学”范式,在“五四”以后并未被新......
李思纯为民国时期的一名非主流史家,治史领域甚广,对蒙元史、中外关系史、民俗史、地方史、兵制史等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著有《元史学......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最早倡导者和奠基人。1901年至1902年间,他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部著作,对我......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新史学”和“史界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他史学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梁......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现代宋史研究的第二代学人中,王曾瑜先生的史学作品不管是质还是量,无疑极为引人注目。近年来,王先生结集其......
文天祥乃抗元英雄,后世对其忠推崇有加。但明清之际,王夫之于《宋论》中批判文氏,认为其轻信女主,出使元营,忠诚得过了头。王夫之......
<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拟重版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经由寅恪先生长女公子流求来信,命为一文,以作是书导读。闻悉之下,既......
关键词 反思历史,历史课价值,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23-0046-05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
【内容摘要】学生因为不良的阅读习惯,词汇量的缺乏等,造成阅读能力不强。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史、治史和学史的优良传统,并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
<正>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曾说:"中国人研究外国史,正好比‘隔岸观景’,所看到的一切都难免不甚真切。当然,只要是研究历史,都有点类......
在凝重的思考中求索—读刘家和先生的《古代中国与世界》吴怀祺读完刘家和先生的《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后,使人......
出生于1930年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德高望重,乃现今华人知识界的耆宿,著作等身,百尺楼台之学问,积多年之功力,即便是寻常话语,亦潜蕴“正果修......
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首批拔尖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生导师。他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
严耕望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是治史入门书,青年人读该书......
<正>我国学术界研究清史,比起其它断代史,起步稍晚,成绩不显。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颇大的改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论文接......
<正> 人们常常将十九世纪称为“历史的世纪”,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史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最终摆脱哲学婢女的地位,成长为一门......
吕祖谦论《左传》三书,主要从史学角度解读《左传》,表现出鲜明的功用观。其治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具体而言,有两方面:一指向自......
冯海燕教授生前是华南理工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是广东省第一位中共党史学教授,1978年3月我考取华南工学院(当时华南理工大学仍叫......
《为我伯公方伯谦呜冤》一文,在本刊发表后,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或来函,或来犒,各抒已见。现将政协鞍山市委员会文史办郑守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