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学堂相关论文
在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物:他既没有冲锋陷阵,英勇斗争,血战沙场,又没有振臂呐喊,奔走四方,高呼革命,他......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在晚清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洋务派编练新军,引进西方兵操,首开中国近代体育之先河。其后的洋务教育,对西方......
去年是严译《天演论》正式刊行一百一十周年,但是就其始译时间与初版时间以及严复翻译活动始于何年,国内译学界、史学界、思想界、学......
本文通过对人文空间分析,研究了国内校园景观的人文空间构建,并给出了设计原则。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umanistic space, st......
今年五月,北京大学校庆百周年之际,为我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划时代的翻译家严复铸像于校园,以昭不朽。因为其曾任北大前身的京师......
戊戌变法时期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至 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 )的三年时间 ,严复正在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校长 ) ,对他来......
《1912~1928:文武北洋》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著作。这本书写了“北洋”时期的九位名人,五“武”(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据报载,极为珍贵的抗战史料《镇江沦陷记》原稿本被拍出11万元的高价,广受收藏界注目。而在这之前,自1998年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最初拍......
《读书》二○○八年十一期145页,王敦在《“粪肥”与“英谚”》一文中说:“伊藤博文和严复在英国是同学,严复在伊藤眼里还是个高材生......
严复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很多人受他的影响,寻求新知,寻求中国和个人的新生,他自己的生活却坎坷不顺。很多人痛惜他的怀......
或许是机缘巧合,当巨野教案发生前四天即1897年10月26日,一张仿英国《泰晤士报》的中国报纸在天津紫竹林租界诞生,此即后来影响深远的......
严复(1854~1921年)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字畿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中国近代著名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辛亥,本是一场混合动力的革命。 从甲午(1895年)到辛亥(1911年)这17年间,中国内部养成了三种主要的政治动力。第一种是激烈的革命派,与......
众所周知,严复是中国19世纪晚期颇有影响的维新思想家。然而,在戊戌政变这次政治地震中,他却有着与康梁维新派迥异的命运:当“戊戌六君......
伍光建(1866-1943),广东新会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颇加器重,派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深造五年,兼......
在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史上,梅贻琦的沉稳与张白苓的执著,都非常引人观注,这缘于他们对人才的渴望和护佑,对教育的忠诚和眷恋。为人师表,鞠......
培养高质量的海军人才是近代海军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才培养涵盖了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分析北洋水师学堂海军学校人才培......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尤其在翻译西学方面,其成就尤为突出,如《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等......
我是怎样成为王栻先生的研究生的王栻先生是南京大学历史系老教授,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研究严复第一人。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
针对《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刊登的马自毅先生《“总教习”还是“洋文正教习”———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若干史实考证》一......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天津生活20年,为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大批海军人才;在天津《直报》发表政治论文,鼓吹变法......
前辈翻译家伍光建先生(1866——1943)广东省江门市郊麦园村人。原名光鉴、又名于(?),号昭扆。除前期文言译述笔名君朔外,大量译品......
今年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诞辰130周年。1946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美国纽约过70大寿时,作家老舍和戏剧家曹愚合写了一首长长的......
在福州城的中轴线上,有一片著名的近代建筑——三坊七巷,曾任复旦公学校长的严复就出生在这里。由于老乡和复旦的关系,使我对这位......
严复留英回国后 ,光绪六年在北洋水师学堂所任职务是“洋文正教习” ,而非“总教习”。严复有很强的语言才能 ,他关注政治、社会和......
<正> 前言严复先生逝世(二九二一年)六十周年了!严老先生少年时无论在国内、在国外,所专攻的都是海军学校驾驶科。学成后,当教员(......
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清朝北洋海军所设立的水师学堂中一所,是一所集现代科学教育和开创近代体育于学校的一所新型学堂。通过对文献资......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也是近代中国海军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国海军建设的思想,无......
1880年起,严复总办北洋水师学堂凡20年,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为中国海军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1906~1912年间,严复还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复旦公学、......
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与李鸿章的关系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以“怀才不遇”说明严复的悲剧,但此说不能真实反映出大器晚成的思想......